乾坤网
咨询 易倾诉
手机版

扫码访问

微信订阅号

扫码订阅

微信服务号

扫码关注

投诉 导航

到底是什么?易学传播中的误区

编辑:算命 日期:2021-05-12 09:41 来源:未知 浏览:

当我们进入公共场所,尤其旅游景区、庙观周边,总会见到“周易算命”“周易起名”之类的摊点;当我们进入新华书店,如果想买一本《周易》,得去“宗教”书架;当我们翻开一位达人写的声称“一学就会的易经养生说明书”之《易经·养生智慧》,基本上不系统解读经、传,仅以个别文句穿靴戴帽,如,讲《乾》卦要多吃灵芝、桂圆、核桃、蚕豆、益智膏以及用手梳头与按摩百会穴等;再翻开一位画家写的《〈易经〉中的生命密码》,主要结合自身经历介绍接纳左道旁门的事,诸如听信自己背后站着一个管金库的皇后和武则天,以至泄露本人隐私。算命、起名、养生智慧、生命密码,诸如此类,不胜枚举。《周易》是哲学著作,还是卜筮之书?是万应丹书,还是变形金刚?到底应当是个什么模样,有必要理顺脉络,还其本来面目。本文试图例说易学误区或盲点,并发表个人见解,以同读者互动。

到底是什么?易学传播中的误区
图片来源:colorhub

1 易学误区示例

易学,一般认为,包括易图、易经、易传、易史(图1)。本文主要围绕这个基本框架讨论从原就正问题。

1.1 称说误区

一个书名必有一个固定内涵。在古代,所谓“四书五经”,特指九种书,即《大学》《中庸》《论语》《孟子》,《易》《书》《诗》《礼记》《春秋》,且将为经作注称为“传”,例如,毛亨注《诗(经)》就是“毛传”。但《易(经)》称说不稳定,在先秦典籍里,最早记载《周易》或《易》的是《左传》,专指64卦;直到司马迁《史记》仍这么称说;《史记》对解释《周易》或《易》的“传”另有记载。汉魏时,一些注家将经、传合称《周易》,后人亦有将经、传合称《易经》;今人还有把《易(经)》称作《黄帝外经》的。1960年代高亨看到这种混乱,特将64卦(经文)称之为“《周易》古经”,现基本得到学界认可①。

1.2基础知识误区

《周易》古经涉及到的基础知识主要有:《河图》《洛书》,太极八卦,天干地支,二十四节,二十八宿,六十花甲等,稍有疏忽,准会出纰漏。譬如:太极图(图2)中阴阳鱼头朝向有向东、向西或向南、向北,阴阳正反不一;把太极文化说成唯指太极拳;用“八卦”二字单一替代“调侃”;64卦上下两个单卦卦画混搭(详见后文)。再如:文艺作品中对天干地支及生肖误解或误读。像评剧《小女婿》讲子时发花轿接新娘(《辞海》及互联网上对“子夜”“午夜”注释含糊不清);小品《白云黑土》对话“我七十一”“我七十五”,“我属鸡”“我属虎”(对阴历干支纪年及生肖不熟悉,属鸡七十一,属虎应是七十八,七十五当属蛇);电视剧《铁嘴铜牙纪晓岚》法场上刀斧手问:“现在太阳快下山了,还没到午时三刻吗?”法官答:“没有”(不熟悉十二时辰);电视剧《神探狄仁杰Ⅲ》有个角色言“深夜寅时”(同上);电视剧《女人花》关太太向测字先生报年庚:“甲戊年二月初八”(疑为“戌”之误,天干必须配地支);电视剧《神医喜来乐》之喜来乐把“天癸”读成“天葵”(不熟悉干支读音)。

1.3 释文误区

《周易》最早释文是由孔子和他的学生整理的“十翼”,现今在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帛书里,又发现6种注《易》佚文。自汉至清,如《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所述两派六宗,今人又据民国初年至1960年代各类易学著作释文划分为四派①。但是,就像我国具有图画痕迹最早文字系统甲骨文被历史尘封那样,解卦基本方法,自汉唐以来,竟然一直完全脱离易图释文,便成了最大误区。

1.3.1 易图误区

除上题已涉及外,主要还有以下两点:一是说太极图在明末清初才有。现在我们可以看到,太极图式,有一个从2500年前永靖陶壶纹饰到西周铜器纹饰,再到周至楼观台太极图逐渐规整定型的过程(图2)。二是说《河图》《洛书》为宋人伪造。事实上,《尚书·顾命》记载《河图》藏“东序(指库房)”;孔子《论语·子罕》讲“凤鸟(按:借指《洛书》)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易传·系辞上》:“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东汉大臣黄琼向顺帝上疏要求“开石室案《河》《洛》”。这些记载,反映《河图》《洛书》秘而不宣。安徽阜阳双古堆出土《太乙九宫占盘》,其《天盘》按方位标识象数同《洛书》相合,亦为实证(图3)。

1.3.2 经文误区

1.3.2.1 卦名。64卦卦名,传世版本与文物版本字形相异较多,可通过比较、筛选,将过去在形、音、义几方面误释卦名纠正过来。(1)字形。例如,《姤》卦之“姤”,据[唐]陆德明《经典释文》:“薛云:‘古文作遘’。郑同。《序卦》及《彖》皆云:‘遇也’。”《说文》:“遘,遇也。从辵,冓声。”高翔麟《说文字通》;“《易·杂卦》、唐《石经》本:‘遘,遇也’。不作姤,与《说文》合。古《易》卦名本作遘,王辅嗣即时改为姤。《说文》无姤字,《新附》始有之。”[东汉]郑玄《周易注》作“遘”,[三国·吴]虞翻《周易注》作“姤”,是其明证。通行本作“姤”,《汉帛经》作“狗”,《汉帛传》作“坸”“句”,《战竹经》作“敂”,狗、坸、敂三字皆从“句”得声,读作“姤”或“遘”,可通假,互文见义。当以“遘”或“冓”为卦名本字。改成“姤”,显然与郑玄释卦辞“女壮”为“一阴承五阳,一女当五男”相关。(2)字音。在64卦中本有《比》卦,又将《贲》卦读bì,翻译成外语就麻烦。贲,本有8种读音,王力主张卦名读fēn;《汉帛经》作“蘩”,读fán,与fēn音近。还如,《否》卦的“否”,旧读pì,但《说文》没此注音,即与“不”同注fǒu,《汉帛经》作“妇”,与“否”音近。(3)字义。像《震》卦,是两个单卦《震》相重,《说卦》称“震为雷”,当指单卦征象;重卦也释为雷,与卦辞、爻辞似不合:一是“震惊百里”,再大的雷也没有这么张扬;二是 “丧贝”“七日得”,雷毁物,“丧”而复“得”不太可能;三是“婚媾有言”,雷不是天天打,就是连续雷雨天,也不是每次雷“丧贝”,并不影响人们正常生活。恰恰地震(古人称地动,《序卦》称“震者,动也”)具有这三个方面特点或状况:震区大,百里开外会有感觉;地震有周期,地震过后,有的财物可失而复得,尤其是级别不高的地震,“丧贝”更能 “七日得”;地震有反复,在地震活动期间,人们抗震或防震,疲于奔命,哪有心思谈婚论嫁。

1.3.2.2 卦画。观图4,《战竹经》《汉竹经》《汉帛经》等文物版本同传世版本在卦画上有两个明显差异:一是阴爻描画不一致,文物版本皆折笔,类似今“八”字变形;传世版本为平直两个线段。二是文物版本两个单卦分列,即下卦、上卦(三爻与四爻)之间留有空位;传世版本则六爻并列,两个单卦没有空位相隔,从初爻至上爻皆为等距离。

六爻并列带来六爻混搭解卦,把读者引入误区。像前面郑玄释《姤》卦为“一女当五男”,改以单卦为单位成以爻为单位,与“十翼”坚持上下两个单卦分开诠注大相径庭。

1.3.2.3 卦辞。《乾》卦卦辞仅4字:元、亨、利、贞。《坤》卦卦辞相当长,达29字,在64卦中少见;其文字则保留“元、亨”,拆开“利、贞”,即“利…贞”、“…利,…贞…”。在64卦中,以“元、亨、利、贞”作卦辞有5卦;“元亨”单现有10次,“利贞”单现有19次,这两两单现本身说明,不应四字并列。但历来多将单字释作4种德行,即“元,善之长;亨,嘉之会;利,义之和;贞,事之干。”本指天地万物之德,即卦德,后转义而成为伦理准则。子夏依字求义:“元,始也;亨,通也;利,和也;贞,正也。”(表达事物运动过程;产生〈初始〉,发展〈通达〉,变化〈和处〉、成熟〈正果〉)[唐]宗教学者宗密与佛身四德(常、乐、我、净)挂钩。[宋]朱熹:“元,大也。亨,通也。利,宜也。贞,正而固也。”今人亦有同文法“起、承、转、合”或数理“点、线、面、体”对应;也有注为大享祭或大亨通,利卜问。

由于这些不同解释,叫人莫衷一是,客观上引人入误区。再如,《比》卦卦辞有“元永贞”,如将“贞”释为“卜问”,据《礼记·曲礼》记载,周时有“卜筮不过三”规定[1]237,“永贞”就不合,与“元”也不好沟通;若将“贞”释为“正”,“永贞”可理解为长久守正或永远守正,与“元”也不好沟通;还有“永贞”前有“利”搭配,或单独用“永贞”的;还有《升》卦上六爻辞有“利于不息之贞”,历来释文穿凿附会。

殊不知《周易》古经成书年代用字处于甲骨文、周金文交汇年代,有当时的义项与选形的积习以及地域差异等,仍以“贞”字为例,早期甲骨文就是图画器物鼎形,卜辞常借以表示卜问之义,以至代表卜者;后大概鼎形锲刻不易,便化为图片形,又增形加“卜”作“图片”,以示卜问之义;金文多以鼑为鼎,其图片与当时贝字形近,“鼑”字就演变为“貞”(今简化为“贞”);鼎、貞二字古音同,故《说文》释“貞”说“一曰鼎省声”;释“鼎”说“籀文以鼎为貞字”。金文以“貞”为“鼎”,并非以有无“卜”构形分别字(因鼎在周时特定为君臣礼器,故在64卦中,除《鼎》卦涉及王权将卦名用“鼎”外,其他各卦的语词部分一律用“贞”)。鼎主要是食器,故可象征生活,若采用这一义项,释义会文从字顺些。

1.3.2.4 爻辞。就拿《屯·九五》爻辞“屯其膏,小贞吉,大贞凶”的“贞”字来说,《象·屯》释为“屯其膏,施未光也。”膏:本指肥肉,今仍有成语“民脂民膏”,泛指财物;本卦下卦《震》、上卦《坎》,在《洛书》里象征春至冬,冬要藏粮,不可施用以光,故称“施未光”。如果定“贞”为卜问或正,将“大”“小”译作大事、小事,就是:卜问小事则吉,卜问大事则凶;或小事得其正,尚可成;大事得其正,亦必败。这里不禁要问:小事、大事怎么区别,与“屯其膏”有何关系?还有,同样“得其正”,怎么会小成大败?如果将“贞”释为“鼎”,便是:小鼎象征计划用粮,精心安排,细水长流;大鼎象征没计划用粮,大吃大喝,坐吃山空。劝人去奢就俭,合情合理。孔子注本爻甚至提出“此言自闰者也”(《汉帛传·缪和》)[2]172。就是留有余地,考虑有闰月,宽打窄用。

1.3.3 传文误区

上文谈到卦名“姤”的字形时指出因义变形,其义变即指由上下两个单卦为单位改为以爻为单位释卦象,从而,改变了《易传·系辞下》所阐明的原则:“知者观其《彖》辞,则思过半矣。”过:度、量。强调聪明达知人士观《彖》辞,则思量上下各半两个单卦的象意了。考察《彖》辞,卦卦严格按上下两个单卦释文。例如,《彖·姤》其辞云:“姤,遇也,柔遇刚也。”《姤》卦下、上两个单卦分别为《巽(长女)》《乾(父)》,阴柔阳刚,称“柔遇刚”,便把下上两个单卦之象意交待清楚了。郑玄则注:“遘(姤),遇也。一阴承五阳,一女当五男……女壮如是,壮健似淫,故不可娶。”这就将两个单卦的人伦比附转移到以爻位阴阳特质作人伦比附,失去两个单卦各自独立性,即把下卦柔遇上卦刚变成初爻柔遇二、三、四、五、上五爻刚。[晋]王弼、[唐]孔颖达乃至现今绝大多数权威著作都沿袭郑玄这种说法,其文句犹一代一代近亲繁衍之形质酷肖。

郑玄不仅无视两个单卦独立存在,还有意混搭两个单卦搞“互体”说卦。就是一卦六爻除初爻、上爻外,将二爻、三爻、四爻或三爻、四爻、五爻阴阳性质定为另卦,称作“互体”。诸如,他举例《观》卦“互体有艮”;《遯》卦“互体有巽”;《损》卦“互体有坤”;《萃》卦“互有艮、巽”;《井》卦“互体离、兑”;《鼎》卦“互体乾、兑”;《渐》卦“互体为坎”;《中孚》卦“互体兑”等。这就是所谓“变卦”,由本卦两个单卦变出另一个或两个单卦来,甚至仅凭一个爻位的同而联想出另一卦,彻底脱离原来两个单卦各自独立的格局。

为什么认可上下两个单卦各自独立极为重要呢?

第一,从理性上看,《易传·系辞下》明确指出:“《易》之为书也,原始要终,以为质也。六爻相杂,唯其时物也。”杂:聚、合。讲的是,《易》之成其为书,每卦卦画自原初时态始至切要时态终,以定其为各个爻位阴阳性质。上下两个单卦六个爻位三三而两相聚合,唯独表达其起始时间段与所对应爻辞交待的天地万物空间象。每个时段之物象这种唯一性,取决于中华儿女祖先对太阳系文明的感悟,即创制了《河图》《洛书》,将其东、南、西、北、中五个方位,分别象征春、夏、秋、冬、长夏五个季节与万物生、长、收、藏、化五个环节,以及伏義(先天)八卦、文王(后天)八卦分别固定在《河图》《洛书》四方、八面上;由左(东)青(苍)龙、右(西)白虎、南朱雀、北玄武所构成的二十八宿,自西经北向东视运动循环不可逆行,决定64卦每卦两个单卦自下而上在《河图》《洛书》定位不可颠倒①,这也体现社会文明秩序与宇宙文明秩序同步,必须“唯其时物”。离开时间的空间,万物犹如海市蜃楼;离开空间万物,时间仅有钟表读数。

第二,从实证上看,《汉帛传·要》记载孔子给学生说卦:“《益》之为卦也,春以授夏之时也,万勿(物)之所出也”;“《损》者,秋以授冬之时也,万勿(物)之所老衰也。”[3]159-160《益》卦下卦为《震》、上卦为《巽》,分别居《洛书》东与东南,符合春以授夏之时,万物之所出;《损》卦下卦为《兑》、上卦为《艮》,分别居《洛书》西与东北,符合秋以授冬之时,万物之所老衰(藏)。如此借助卦画自下而上两个单卦在《河图》或《洛书》上得到所处时间段,再通过与卦画爻位相对应的爻辞获取万物生、长、收、藏空间信息,以心中有数,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透彻阐发了“唯其时物”概念。孔子这个则图解卦示例,被历史尘封近两千年,今日重现于世,实为大幸!

显而易见,干扰“唯其时物”概念的认知或认同,最突出的是,由以爻为单位代替以单卦为单位解说。后者保留原卦形质而“唯其时物”,前者随意排列与组合不管形质变异而任其时物即违其时物;后者必须凭卦画联想其所居《河图》或《洛书》之方位,以确定时间段、空间象;前者彻底摆脱《河图》或《洛书》,只凭卦画释文,适逢《河图》《洛书》没有跟经文并行传播,终使则图解卦被六爻混搭变占解卦所替代。

1.4 朱熹《周易本义》释文误区

在《易》学史上,朱熹因身份特殊,其著作《周易本义》(简称《本义》)影响深远,曾一度成为科举考试标准用书,被《四库全书》收录。另与他的学生蔡元定合著的《易学启蒙》,流传甚广。在他没见到甲骨文与今天我们能见到的文物版本条件下,能够梳理出一些独具慧眼的见解,难能可贵。比方,所列易图张张沿用至今,他在伏羲八卦方位图圈内标有“太极”二字,在文王八卦方位图圈内则无,这就提示伏羲八卦方位与太极图有对应关系,文王八卦方位与太极图则无对应关系。再比方,他在列图之后有个说明,其中谈到“自伏羲以上,皆无文字,只有图书,最宜深玩,可见作《易》本原,精微之意。文王以下,方有文字,即今之《周易》。”[4]14这比孔安国、马融、王肃、姚信等并称伏羲得《河图》而作《易》更加鲜明具体,遗憾的是他的思维至此戛然而止,没对64卦作出图文通解的示范。

朱熹在注《易传·系辞》时,对其中24处“子曰”,3次指出是“后(门)人所加”,可惜他这样再而三思维到此又戛然而止,他没考究“子曰”与非子曰在讨论卜筮内容上的差异,即前者回避后者有所言。尤其是朱熹认为“两‘子曰’字宜衍其一”段落,正是孔子以问答形式,强调圣人“立象”“设卦”“系辞”,提供原始要终,唯其时物的先决条件,而不再有赖于求者通过占筮得象、定卦、应辞,故“十翼”没记载筮法求卦具体步骤。孔子在这段话里,将《系辞》所说“圣人设卦观象”深化为“设卦以尽情伪”。情:指实;伪:指虚。过去象(卦象及以往象),未来象,是虚;现今象是实。以往象,现今象比照卦象是本,是实;预测未来象是末,是虚;尽其所知,取决于“卦”。在先秦典籍里,除“十翼”外,称说卦名都不带“卦”字,问卦只讲卜筮,如《左传》《国语》近30处记载用《易》,均无“卦”字;64卦经文本身,也没有“卦”字;至今我们没发现甲骨文、周金文中有“卦”字。许慎在《说文》中释“卜”为“灼剥龟”。剥:剥裂。凭龟板被灼所裂之纹方向定位稽(jī,决)疑,是随机的、简单地判知未来,相应出现“占(灼龟板,引申占卜)”,“兆(龟板剥裂,引申预兆)”等字。孔子在《汉帛传·要》中说:“明君……不卜不筮,而知吉与凶,顺于天地之心,此胃(谓)易道。”[5]159-160(提示:“《易》本卜筮之书”与此论不相匹配)这便是成语“未卜先知”的注脚,也是“卦”字形符表示预兆、兆头的意旨;声符“圭”也兼义,圭:一是周天子执圭记事,象征执掌国家命运;二是从甲骨文“立中(竖旗)”令众、测影转化圭表(即立杆于玉版)或土圭测影,再到以晷为器测影。《周礼·地官·司徒》记述:“以土圭之法……正日景(影),以求地中……日(夏)至之景(影),尺有五寸,谓之地中:天地之所合也,四时之所交也,风雨之所会也,阴阳之所和也,然则百物阜安,乃建王国(都城)焉。”[6]28这样,形符之兆义,声符之圭(晷)意相融,就把“夫《易》,彰往而察来”(《易传·系辞下》),预测精要囊括于“卦”字之内。如果说夏商卜筮是巫术形态,仅简单而随机察来;“唯其时物”问卦则是方略形态,在彰其既往基础上察其未来。这是一种由稽疑到知道的质的飞跃!好比金橘树以枸橘作砧木不再是枸橘那样,问卦《周易》不可与夏商卜筮相提并论。许慎对孔子则图解卦一无所知,只能凭亲眼所见占筮事实,在《说文》中注“筮”为“《易》卦用蓍也”,注“卦”为“筮也”。朱熹虽然想到“卦分明是将一片木画挂于壁上,所以为卦”(《朱子语类》卷七十六)。却未明白这“一片木画”本是《河图》或《洛书》,卦就设在其中各个方位上,以观其象而则图解卦,对此他茫然无知,只好放弃深玩其图,作出退行性结论:“《易》本卜筮之书。”故在注释《周易》经、传中,言必称卜筮。例如,他注开篇第一卦《乾》卦卦辞最后说:“此圣人所以作《易》教人卜筮,而可以开物成务之精意。余卦放(仿)此。”[7]3更为甚者,朱熹对“十翼”未刊卜筮操作步骤,给予主观推断。他在《易传·系辞上》“大衍之数”(按:《汉帛传》无此段),段落注中指出“揲蓍求卦之法”“今不可考耳。”接着讲,“其可推者,《启蒙》备言之。”[8]274再看他的《易学启蒙·考变占》篇,对“九、六变,七、八不变”之说,赏其“先儒所未到,最为有功。”[9]385在注释三爻变时,以《国语·晋语》中“遇贞《屯》悔《豫》皆八”为例,说明“初与五用九变,四用六变,其不变者二、三、上,在两卦皆为八,故云‘皆八’。”[10]386刘大钧在《周易概论》里说:“对于 《左传》《国语》中出现的这几个‘八’,后人皆莫名其妙。以筮法中‘九’‘六’变,‘七’‘八’不变的原则来解,总是不通。”[11]125-126因而,刘大钧讲“朱熹所定‘变占’之法”“恐怕有些地方只是他……个人之见。”[12]137其法式不过是郑玄互体(卦)说的衍化或翻版,与孔子则图解卦相去甚远(按:电影《孔子》正是把朱熹这种变占冠于孔子头上)。

2 评介《周易》误区

现一般认为,所谓“三易”,指夏《连山》、商《归藏》、周《周易》。前二者没有卦画对应爻辞,当以卜筮为法,文王所演《周易》,即“原始要终,六爻相杂,唯其时物”,同前二者有本质区别。汉代所出《周礼》在《春官·大卜》篇将“三易”并列陈述,这种混搭跟卦画六爻混搭交互影响,让“《易》本卜筮之书”顺理成章。

汉武帝建元五年置五经博士,始有五经之称;班固《白虎通·五经》:“五经何谓?谓 《易》《尚书》《诗》《礼》《春秋》也。”自此,确立《周易》为群经之首。《汉书·艺文志》谈到《乐》《诗》《礼》《书》《春秋》“五者,盖五常之道,相须而备,而《易》为之原”(简称“六艺之原”)。这就将《周易》列入中华文化元典之原点。司马迁在《史记》中并没提及“《易》本卜筮之书。”一方面他记述“西伯(指周文王)盖即位五十年,其囚羑里,盖益《易》之八卦为六十四卦。”另一方面他借司马季主之口转述文王演卦而“天下治”,越王勾践用《易》而“霸天下”。他还追述汉文帝为择日纳妇找了7类占卜人员问凶吉,却没有以《易》预测此事。大概朱熹被汉唐某些注家所痴迷,执意声言“《易》本卜筮之书。”且反批评认为此说有辱累《易》的观点。朱熹享有“绍道统,立人极”之“万世宗师”盛名,他的卜筮之说渐成社会积习;时至今日,此说仍是舆论主导,“辱累”《周易》长期未登文史哲大雅之堂。《周易》到底是一部什么样的书?本来在《易传·系辞上》作了精准而概略表述:“子曰:‘夫 《易》何为者也?夫《易》开物成务,冒天下之道,如斯而已者也。’”《汉帛传·系辞上》为“[子曰:‘夫《易》’]可(何)为者也,夫《易》古物定命,乐于天下之道,如此而已者也。”朱熹注:“‘开物成务’,谓使人卜筮,以知吉凶而成事业。‘冒天下之道’,谓卦爻既设,而天下之道皆在其中。”[13]282务:《说文》释作“趣”,趣古通趋,引申为事、势、强等;在《洛书》中,东北象征冬春之交,为文王(后天)八卦《艮》卦位,《说卦》称:“艮,东北之卦也,万物之所成终而所成始也。”据此,古物,指故物,固有事物,即“所成终”;开物,指开启新生事物,即“所成始”。二者犹如链结生态圈的尾节、首节。因而,“故物定命”,意指恒定万物待命新生;“开物成务”,意指开启万物成新生趋势。冒:今“帽”字,引伸覆或覆盖、包括等义;据《周礼·考工记·玉人》记载:“天子执冒,四寸,以朝诸侯。”[14]125孙诒让正义:“冒,正字作瑁。冒即瑁之借字。”《尚书大传》也谈到古者圭必有冒,古圭冒者,天子与诸侯为瑞。《说文》释“圭”为“瑞玉”,段玉裁注:“瑞者,以玉为信也。”《汉帛传》作“乐”,证实“冒”借代“礼”。这是因为古人有时说“礼”包含“乐”,有时说“乐”包含“礼”,以致用“文”概括“礼”“乐”;《礼记·乐记》云:“致礼乐之道,举而错(措)之天下,无难矣”。[15]433故“冒天下之道”指礼乐之道举而措之天下。这就是让人生天地间同人生社会里纵横捭阖;这也是从《河图》《洛书》天地自然之象到《周易》古经拓展社会人文之象所发生重大质的飞跃。正因为有这种质的飞跃,才叫“周虽旧邦,其命维新”(《诗·大雅·文王之什》)得以体现,使《周易》古经成为未来周朝礼制乐律的初纲或预案,也成为后世朝纲的先声,定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基调,乃至成为现代文明不可除去的原始基因。像这样“开物成务”或“古物定命”“唯其时物”行礼作乐,《黄帝内经》诸多篇目指示衣食住行当合乎时令要求,《吕氏春秋·纪》《礼记·月令》具体到按月规定礼乐范式,都是社会文明最基本内容,也是周朝礼制乐律的发扬光大最精彩表现。所有这些足以证明,将社会人文与宇宙天地有机统一于礼乐之道,是《周易》成书的要旨,由于这个要旨对人类生存与社会进步具有重大指导意义,致使《周易》古经的传扬经久不衰。从而,证实孔子所言:“夫《易》,上圣之治也;”“夫《易》,明君之用也”(《汉帛传·缪和》)[16]170-173。实现孔子预言:“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论语·为政》)[17]21。

3 走出易学误区

在上述讨论中,有多处阐发还原,已经包含着走出误区的散点,躬行于扬正传真,止谬补漏。由于这类问题涉及诸多方面,本文只能概略提几条建设性意见。

3.1 订正主导舆论

如前所述,孔子讲“《易》开物成务,冒天下之道”,成为理政安邦大道之源;汉人遂誉言《易》为五经之首、六艺之原;宋以来,竟让“《易》本卜筮之书”悄然化作舆论主导。当今之世,哪怕在学界,一些专家学者仍沉浸于惯性思维里。截止目前,我所接触过1970年代以来解《易》著作,像宋祚胤认为占筮是对《周易》的外加成书或立论鲜见。事实上,《汉帛传·要》记载了孔子关于用《易》3种能级操持者,即明君、祝官、卜巫,且阐发明君与史巫用《易》根本区别在于是否卜筮。孔子还预言:后世之士疑丘者,或以《易》乎!吾求其德而已,吾与史巫同途而殊归者也①。果然,后世确有尊孔人士自觉不自觉步入史巫行列,把《周易》当作卜筮工具书。因此,舆论需要守正、求真,掀开卜筮理念笼罩《周易》种种雾纱,透过《周易》卦画联想《河图》《洛书》,配合卦辞、爻辞文字,看其文明根基与文化脉络。作为炎黄子孙,亦应崇尚孔子学《易》“居则在席,行则在囊”“韦编三绝”精神,不数典忘祖,克服浮躁或畏难情绪,深信《易传·系辞下》所言“圣人成能”“百姓与能”(意为成就圣人之能,给与百姓之能)。

3.2 警惕沉渣泛起

对传统文化必须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原则,才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实施。大约自唐代流行的民谚“算什么命,问什么卜,欺人是祸,饶人是福。”后被宋代大儒邵雍诗文借用,又被元代杂剧《老君堂》戏词引用,还被道教《东岳大帝宝训》、佛教《燃灯古佛训》的律条原文照录,因此,宗教场所设卦摊是违反教义的,但愿自觉取缔。历来反对左道旁门,不应允许沉渣泛起。时下什么电脑算命,什么《周易》相面,什么《周易》起名之类,还有相关的五花八门培训班或教育基地,都是对摆脱社会积习的直接冲击,不应轻易颁发营业执照(当然对人体功能或生命科学的探索,可设内部专门机构)。

3.3 普及易学基础知识

自宋以来的蒙学教材,如《三字经》就介绍了“有连山,有归藏,有周易,三易详”;《千家诗》就收录了[宋]叶采《暮春即事》:“双双瓦雀行书案,点点杨花入砚池。闲坐小窗读《周易》,不知春去几多时。”现今中小学教材应当考虑编进一点易学基础知识,对青少年进行传播。中医院校当以《黄帝内经》为必修教材,而《黄帝内经》释文应补进《河图》《洛书》,阴阳五行,太极八卦,天干地支,二十八宿,六十花甲等辅助材料。大众辞书《新华字典》附录已有《节气表》《节气歌》,还可增加前述《黄帝内经》辅助教材所提及的某些内容。

温馨提示:文章的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您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撤销;互联网是一个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崇尚分享。

标签:

与《到底是什么?易学传播中的误区》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