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坤网
咨询 易倾诉
手机版

扫码访问

微信订阅号

扫码订阅

微信服务号

扫码关注

投诉 导航

易学知识:解析易经三易的含义

编辑:开法船 日期:2023-11-02 09:15 来源:乾坤网 浏览:

易经的人基本上听说过易有三义,即简易、变易、不易。孔子也说:“易经者,易也,变易也,不易也。”可是,能够真正明白此三义的道理、吃透它的精神的人恐怕不是太多,往往是似懂非懂,从而觉得易经就是那“难念的经”。人们一提到易经,脑子里就会冒出了“深奥”这个词汇,故笔者不揣冒昧,以自己半生学易研易的心得,对这三义试图作出解析,以供大家一起学习!

一、简易

所谓简易,是指易有着简单明白的特点的意思。我们知道,易经的核心是由一个阴爻,一个阳爻构成,就成了所说的“一阴一阳之谓道”,这还不够简易吗?易经里面的那六十四个卦象,全是由这两个卦爻的变化、排列和重叠而成。

它的文字,也是后人为了解释六十四个卦象,和三百八十四个爻象而加上去的。有文字之后,由于文字的晦涩难懂,易经才变得令人觉得深奥的,我们要理解易经,就要绕过它的文字,从最基本的这两个卦爻入手,才会明白它的简易。

这两个卦爻之中,其中的一个爻画一横(—),代表阳,即阳性物质和能量,以阳光象之;另一个爻在这个爻的中间断开(--),代表阴,即阴性物质和能量,以月光象之。这是在告诉我们,世界上的万事万物,其生老病死、成住坏空,主要是由太阳和月亮的作用造成的。

有句话说“万物生长靠太阳”,这话说得比较贴近了,不过仍然未够严谨,应该说“万物生灭靠阴阳”才对。因为万事万物的发生、发展、变化和消亡都离不开阴阳,亦即离不开日和月。换句话说,没有了阴阳,也就没有了万事万物,这阴阳是因,那万物是果,阴阳与万物是一种因果的关系。

相信读者都明白,世界上的事物,有其事必有其理,有其理亦必有其事,在我们的见闻之中,有其事而不明其理的,那是我们的智慧不够;我们明白了有其理,而至今还未确知有其事的,那是我们的视听不够。

易经的这两个卦爻在告诉我们,世界上一切的一切,都是由阴阳而生,由阴阳而灭,由这两个卦爻演化出来的六十四个卦象,以及六十四卦所包含的物象,正是世界上万事万物的总和,任何事物都未能跳出它的范围。

所以《易经·系辞上传》说它“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老子说“天生之,天杀之;天养之,天灭之”这句话中的“天”,便是指阴阳,故老子在《道德经》中说“道可道,非常道”。

阳爻的本义,是阳刚;阴爻的本义,是阴柔。邵康节先生说:“天之大,阴阳尽之矣;地之广,刚柔尽之矣。”

换句话说,以天地之大,只需用阴、阳、刚、柔四个字就可以把它概括了。这就象世界上众多的人口,划分为男女就可以概括那样。不过,阳爻引伸开来,它代表天,代表光明,再往深一层引伸下去,阳爻还代表正极、白天、君子、和平、坚毅、强劲、显露、对称、均衡等等;阴爻还代表负极、黑夜、小人、冲突、分裂、柔软、懦弱、匿藏、不对称、不均衡等等。

总之,阳爻的意义多代表正面的、积极的、道德的;阴爻的意义多代表反面的、消极的、不道德的。它们整个引伸的过程,一环扣着一环,一层层地深入,最后直至其大无外,其小无内,天地万物悉数纳入其中。

不少人觉得易经难学,是因为搞不清它的本来意义,被它众多的引伸义所迷惑。

如果要说明易经的简易,非要用一句话作出概括的话,那就是:易经是一门以阴阳消长为依据,平衡中和为原则,解释世间万物的生灭原理及其吉凶的学说。它在告诉我们一个真理,由于阴阳的变化有它的规律之故,万事万物注定了皆有定数,这个定数我们可以通过简单的“天垂象,见吉凶”得到验证。

只要记熟八卦的万物类象,我们就能够领悟老天所示的“垂象”,解读万事万物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发展状况,并能够作出准确的预言。

由此观之,易经是不是很简易呢?要学会易经,并且懂得运用它,我们就要返朴归真、化繁为简,吃透大道至简的道理。所以《易经·系辞上传》说:“……易简而天下之理得矣。天下之理得,而成位乎其中矣。”

二、变易

所谓变易,是指易在讲运动变化之道的意思。易经告诉我们,万事万物每时每刻都是在不断地运动变化之中,世界上没有静止不变的事物,变是绝对的,不可逆转的,时间的变化,就意味着事物也会随之变化。

易经作为模拟和反映事物发展变化的模型,它是由一个阴爻,一个阳爻为核心构成。阴爻分天地人三才各得一爻,就形成了“坤”这个经卦;阳爻分天地人三才各得一爻,就形成了“乾”这个经卦。乾卦和坤卦作为八卦的初始卦,故定义为父母卦。这两个父母卦一爻一爻地动变,就生出了六子,构成了乾、坤、震、巽、坎、离、艮、兑这八个经卦。再按照一阴一阳的关系,把八个经卦两相重叠,一爻一爻地动变,就演成了六十四个别卦。

所以《易纬·乾凿度》说:“……物有阴阳,因而重之,故六画而成卦。”这六十四个卦象的动变过程,是直接模拟和反映万事万物的运动变化规律。

所以《易经·系辞下传》说:“是故易者,象也;象也者,像也。”又说:“爻象动乎内,吉凶见乎外。”

在道家典籍的故事中,我们经常还可以看到有关黑白无常的描述。古人制造出这两个黑白无常的传说,目的就是告诉我们万事万物“变”的道理。所谓“无常”,就是没有固定的常态,永恒都在变化的意思。

据说黑白无常是专司勾摄人的魂魄,往来穿梭于阴阳两界的鬼差。

《红楼梦》中就有著名的《恨无常》一曲:“喜荣华正好,恨无常又到。”无论一个人多么的荣华富贵,谁也最终逃不过他俩的绳索。如果有谁遇上他俩,那么离死期也就不远了。试问“阎王要人三更死,谁敢留人到五更?”

黑白无常是执行阎王指令的鬼差,拿着生死部对死期将近的人逐一核对,确认准确无误后就忠实地执行使命,谁也别想通过花钱把他俩收买。不过,黑无常和白无常虽然同是鬼差,然而却有着善恶之分。黑无常性恶,给人带来的只能是灾祸,白无常性善,有时还可以给人带来升官发财的好运气。

这两个黑白无常,是古人想借他俩说明世事变幻无常的一个形象的比喻,用两个人格化的鬼物来象征太极图的那两条阴阳鱼,亦即是易经里面的阴爻和阳爻。这两个卦爻不断地变化,永不停息,暗喻了万事万物也是在不断地变化,永不间断。

所以《易经·系辞下传》说:“……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易。”

我们明乎此理,易经的变易之义也就该明白了。有人说易经原来叫做“变经”,后来觉得“变经”的“变”字容易被人误读和误解,不及“易”字的稳妥贴切,故改“变经”为“易经”云。这又是一家之言,由此可见易学即变学,有它一定的道理,我们可以把它作为理解易经的又一个依据。

三、不易

所谓不易,是指易最终主要在讲不变之道的意思。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只要看一看挂在钟楼上的时钟,就可以明白易经的不变之义。时钟的指针每时每刻、每分每秒都在变化,前一刻指向四时四十分一十二秒,这一刻指向四时五十五分三十六秒,下一刻指向五时十七分一十八秒,指针在不停地移动,仿佛是永不停息。这个象就隐含了易经的变易之义。

然而,不管指针怎么移动,都是在不断地重复着以往走过的路线。

换句话说,它昨天的路线是如此,今天的路线是如此,明天后天的路线依然是如此。

它所走的轨迹,途经的线路,是永恒不变的,绝对不会是昨天一个样,今天一个样,明天后天又是另外一个样。这个象就隐含了易经的不变之义。

易经的六十四个卦象,是模拟和反映万事万物运动变化轨迹的模型,它的每一个卦象,都是外在事物写在纸上的反映。它一爻一爻地动变,变尽了三百八十四爻之后,又重新开始,换句话说,六十四卦演尽了之后,它又会重头再来。这就反映了万事万物运动变化的特征。

所以,易经在告诉我们,世界上万事万物的所谓变化,那是我们短期的、表象的、虚幻的观察结果,一切都是非真实的,若是从本质上看,从深层次上看,或者说从长远的角度上看,万事万物是亘古不变的,我们肉眼所看到的任何变化,说穿了其实只是以往事件的一次次再现罢了。

这个道理我们可以通过因果律得到印证,众所周知,万事万物的发生、发展、变化和消亡都是有原因的,世上没有无结果的原因,也没有无原因的结果,换言之即是说,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

我们知道了因果关系是这样的一个形态,那么就明白世界上的万事万物,与其说是发生、发展、变化和消亡,不如说它只是以往事件的重演;与其说它是以往事件的重演,不如说它只是以往事件的再现。这个道理就象上述今天时钟指针的路线,只不过是昨天前天路线的重复再现那样。

万事万物的发生、发展、变化和消亡正是这么一个道理。由于宇宙中因果的关系是网状球形,有着它的总变量,所以万事万物的发生、发展、变化和消亡,只能够被限定在它的总变量之内,只是因为它的总变量实在太多,而我们的人生又是那么短暂,才无法看到它们一次次的重复再现。

这样就给我们造成了万事万物时刻都在“变”的错觉。其实它们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变”,而是周而复始地不断重复着往昔的故事而已。这就是易经最终要告诉我们不变之义的道理。

综上所述,我们在学习易经时,必须要吃透它三义的义理,悟通宇宙人生的本质,才能够学得深、学得好。它首先是简易,其次是变易,最终是不易,这个次序不能颠倒,有着一层层地深入的意思。

如果我们对易经三义的义理及其次序不甚了了,糊里糊涂,似懂非懂,那么即使把一部易经读得烂熟,也不能够把它运用到实际的生活和预测中去。

标签: 易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