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坤网
咨询 易倾诉
手机版

扫码访问

微信订阅号

扫码订阅

微信服务号

扫码关注

投诉 导航

清明节该如何正确祭祖坟地风水

编辑:饮水居士 日期:2022-04-03 08:54 来源:乾坤网 浏览:

又是一年清明,这两天很多朋友都在准备回家祭祀祖先了,但还有一部分人由于疫情等原因没法回家。

于是“清明代哭”这个业务也就开始火了起来。代倒酒、代哭、代烧纸、代聊天,各种五花八门的服务,甚至有的商家狮子大开口,一次代哭就要高达1000元的服务费。

这种漫天要价的行为是极不合理的,相关部门也在提醒大家,缅怀先人,讲究的是情真意切,要抱着对逝者的真诚思念和敬畏,切勿迷失在“仪式感”上。

那么,让我们抛开这些不良风气,重新去了解清明节的正确打开方式。让传统节日、传统习俗、传统文化再次以最纯粹的方式回归人们的视野。

清明节的由来

清明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盛大的祭祖大节,在这一天要礼敬祖先、慎终追远、弘扬孝道。清明节历史悠久,最开始起源于上古时代的春祭活动。春秋二祭,自古有之,祖先信仰与祭祀文化是形成清明节的重要因素。清明兼具节气与节日两大内涵,清明节气在时间和气象物候特点上为清明节俗的形成提供了重要条件。

同时清明节气是上古干支历法中表示季节变迁的二十四个特定节令之一,清明处在生气旺盛的时节,也是阴气衰退的时候。清明时节,吐故纳新、生气始盛、气温升高、万物皆洁齐,大地呈现一片春和景明之象。这正是去郊外踏青和扫墓的好时间。清明节将节气与民俗融为一体,是天地人的合一。

清明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先祖追求“天、地、人”的和谐合一,讲究顺应天时地宜、遵循自然规律的思想。这不仅是扫墓祭祖的肃穆日子,也是人们亲近自然、踏青游玩、享受春天欢乐节日。经过历史的发展演变,清明节吸收融合了寒食节与上巳节的习俗,杂糅了多种民俗为一体,具有极为丰富的文化内涵。

所以接下来,我们给大家详细说说清明节的传统习俗。

清明节的风俗

荡秋千

荡秋千是我国古代清明节习俗。秋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为秋千。古代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栓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打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仍为人们所喜爱。

蹴鞠

鞠是一种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内用毛塞紧。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就像踢足球一样。这是古代清明节时人们喜爱的一种游戏。相传是黄帝发明的,最初目的是用来训练武士。

踏青

踏青又叫春游。古时还有探春、寻春的叫法。三月清明,春回大地,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我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节踏青的习惯。

植树

清明节前后,种瓜点豆,种树也是很有必要的,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所以,自古以来,我国就有清明节植树的习惯,这个植树风俗一直流传至今。

放风筝

放风筝也是清明节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每逢清明节春夏即将交替,大家都喜欢和家人好友一起出来放风筝,有的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下或风稳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像闪烁的明星,也被称为“神灯”。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带来好运气。


图片来源:colorhub

扫墓祭祖

清明扫墓,即为“墓祭”,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祭扫祖先是对先人的缅怀方式,其习俗由来久远。

清明之祭主要祭祀祖先,表达祭祀者的孝道和对先人的思念之情,是礼敬祖先、慎终追远的一种文化传统。

吃鸡蛋

清明节吃鸡蛋这个习俗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了,古人将鸡蛋、鸭蛋、鸟蛋等煮熟后涂上各种颜色,称为“五彩蛋”,他们把这些五彩蛋投到河水里,顺水冲下,等在下游的人们就争先抢捞,认为吃了以后,就可以怀孕生子。

后来人们在清明节时期吃鸡蛋,象征一家团圆,也有民间传说清明节吃了鸡蛋,一整年身体都会好,就像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节吃月饼一样,属于节日食品。

吃发糕

清明时节人们喜欢蒸发糕吃,发糕是用黏米碾成米浆蒸熟做成的,重要的点不在好吃不好吃,而是看蒸得够不够“发”、够不够“高”,用来寄托“发财”、“高升”的美好愿望。

吃青团

青团是江南一带的小吃,是清明节最有节日特色的食品。它是将一种清明节前后才有的艾草,打出汁拌进糯米粉里,然后做成团子,因为做出的团子呈碧绿色,所以取名青团。

儿女亲家互送麻糍

在浙江部分地区,至今还保留着儿女亲家互送麻糍的习俗。古代男女联姻后,还有很长一段时间才会正式嫁娶,这是为了便于双方互相考察,毕竟结婚是人生的大事。

儿女亲家互送麻糍,是在嫁娶前的一种礼仪,男方一般在清明节前给女方送去麻糍,意思就是下一个清明节前就要来迎娶新媳妇过门了。等女儿出嫁后,女方家的父母,又要在清明节前给男方家送去麻糍,意思是祝福小两口日子过得糯滋滋、甜丝丝,幸福美满。

以上分享的这些文化习俗,才是清明节的正确打开方式。让我们从中追寻先人流传下来的文化精华,去除“清明代哭”等不良现象,把传统文化优质和美好的部分继承并保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