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坤网
咨询 易倾诉
手机版

扫码访问

微信订阅号

扫码订阅

微信服务号

扫码关注

投诉 导航

风俗篇,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

编辑:易翠花开 日期:2023-03-07 09:51 来源:乾坤网 浏览:

春节到,人欢笑,

贴窗花,放鞭炮。

元宵节,看花灯,

大街小巷人如潮。

清明节,雨纷纷,

先人墓前去祭扫。

过端午,赛龙舟,

粽子艾香满堂飘。

七月七,来乞巧,

牛郎织女会鹊桥。

过中秋,吃月饼,

十五圆月当空照。

重阳日节,要敬老,

踏秋赏菊去登高。

转眼又是新春到,

全家团圆真热闹。

泱泱华夏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明,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孕育了多姿多彩的民俗文化,历经代代传承而生生不息。

一、习俗活动我参与

本周二是农历二月初二,“龙抬头”那天有剃龙头、占鳌头、吃龙食等活动,你参与了吗?

外婆拿来了一张饺子皮,放在了手上。接着用筷子夹出一块馅料,放进了饺子皮里。然后又用手指沾了一点水,凃在饺子皮的边缘。最后把饺子皮对折,捏出花纹,一只可爱的、圆嘟嘟的饺子就做好了。

人会的特点之一就是惊险壮观。远远望去,二十多名孩童站在仅三米宽的会桌上,叠成三四层,颤颤巍巍、摇摇欲坠,观众不禁为小演员们捏一把冷汗。只见玉皇大帝踩在两位仙童的肩上,两个金黄的扇子竖在身后一扇一扇,众多仙童端着果盘和法器相伴左右。

细吹亭是一种台阁式的亭子。最独特的是边吹奏边游走,亭子十分精致,有四根立柱,四角雕龙画凤,四面开有花窗,整个亭子装饰得非常漂亮。亭子中间抬着的是扬琴,敲扬琴的人在亭子里一边弹奏一边跟着亭子走,乐队其他人也跟着亭子一起抱着乐器吹拉弹奏。

山里传来了一串锣鼓声,一条红黄相间的巨龙出现在眼前,鞭炮声随即响起,之间领头的是一个身披黄衣的男子,手上举着一根红棍子,棍子上顶着一个空心的大金球,身后龙头和龙身随着大金球摇着、晃着,宛如真龙一般在空中飞腾。这就是杭州龙坞的舞龙。

走进腊月年味就渐渐地浓起来了,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每到腊月的时候家家户户都要做豆腐。直到现在还有这个习俗,说这是为了来年讨个好彩头,取“锦衣玉食”之意,因为细润莹白的玉是玉中佳品,于是豆腐就顺理成章代表了“锦衣玉食”中的“玉食”,这样一来做豆腐自然就是“奔小康”之意了。

吃完年夜饭,爷爷穿上大衣,去拿烟花,有甩炮、擦炮、喷花、调皮王、彩色糖果、银色喷泉、三响。"爆竹声中一岁除",所有积压的郁闷与隔阂全都随它去了。火光中的雪花飞舞如仙灵,火光中的雪压青松挺且直,火光中的雪满岳麓现妖娆。

我到现在还依稀记得幼时祭月的情形。月亮升起了,轻薄的月光笼罩着大地,也明晃晃地照着两大桌的祭品。三只散着青烟的香被分到了我手上,我怀着跳动的心学着妈妈、奶奶对月亮拜上三拜。唔,月亮真圆真亮啊,我痴望着乡村上空的明月,一回头,望见奶奶正烧着一沓月光纸,耳边只回响着纸被一点点烧尽的响声……

金龙庙不大,白墙黑瓦,里头有几尊菩萨的雕像。我提着一个竹篮子,随家人一同来到金龙庙前。奶奶点燃了从家带来的干草堆,把它放到地上,火焰立马就燃了起来。我们一个接一个,相继从干草堆的火焰上跳过,这是村里的规定,进金龙庙前必须跨过火堆,过了火堆就意味着我们不受凡尘世俗的影响了。

二、传统小吃我品尝

美好的食物也是需要传承的,那些味道承载着古人的智慧和时间的沉淀,早已成为我们炎黄子孙心里最难以复制的记忆。雏燕们心底又藏着哪些美味的传统美食呢?

首先要做得便是熬糖了。我量好了两份的糖和一份的水,将水和糖中一股脑放进锅里,拧开煤气灶,小火轻轻炒糖,水泡变得越来越密集起来,锅上的烟也是一股股向上飞升。水几乎已经全部蒸发了,只留下颜色接近香油色的糖浆,我拿着之前准备好的水果串在锅里转了一圈又一圈,让它穿上香油色的硬衣服。

外婆挎着篮子进进出出忙着去买各种制作糟羹的食材。我和妈妈会帮外婆把所有食材都切成细丁。妈妈负责把芥菜叶剁碎,我负责择菜、剥豆板、剥笋壳。看着那白白嫩嫩的笋肉,我就想起了糟羹的美味,心里早已垂涎三尺……这两天各家各户切菜的“笃笃”声此起彼伏。大家心照不宣,都在为迎接元宵佳节忙碌着。

在其他地方也有包果子的习俗,但衢州老家却大不相同。临近春节,在这小小的村庄里,邻里乡亲们聚在一起包果子已是约定俗成的常事。若是有大户的人家,大伙便前去帮忙,轮流往复,拉近了邻里间的关系,如一家人一般。这便是果子团团圆圆的象征了。

台州人包食饼筒只用两种面皮,一种是青色的,另一种是白色的。这两种面皮之所以呈现出的颜色截然不同,是因为它们的原材料各不相同。白色的是普通的面皮,将面粉掺上水,揉成团,发酵一会儿,再用擀面杖将面皮擀成面饼,就成了。青色的呢,则是将鼠曲草和艾草的粉末掺在面粉中,再按上述方法进行制作。

搡年糕要选当年的粳米,用泉水清洗干净,浸泡三天三夜。捞出冲洗后放进村里古老的石磨里,就开始磨粉了。待水粉蒸熟,接下去就是最重要的环节:搡捣。一大锅滚烫的米粉被飞快地倒进大石臼里,两名强壮的大汉抡起大木槌,“哟!嘿!”地吆喝着,交替地捶捣起来。

先从做好的大面团上取一块巴掌大小的面团,放在手心压扁成圆形,大概一厘米厚。我看着两大碗令人垂涎欲滴的馅,用勺子挖了一勺豆沙馅,放进面团的正中间,再把面团像包饺子那样对折,再用手掌揉,揉成小馒头大小的球体,圆圆的清团就做好了。这是第一个我自己亲手做的清团,我把它像宝贝一样托在手心里。

三、传承习俗我来谈

我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一直是我们炎黄子孙的骄傲,可是在新时代却出现了一些不一样的声音——新时代是否需要传承传统习俗?六年级的雏燕们也有自己的思考。

传统民俗凝聚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心血,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此次活动,不仅让民俗文化内涵得到了弘扬和传承,更促进了雏燕们对传统文化更形象化的感受和更深层次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