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坤网
咨询 易倾诉
手机版

扫码访问

微信订阅号

扫码订阅

微信服务号

扫码关注

投诉 导航

念佛感应与否,主要取决于什么

编辑:算命 日期:2021-03-03 10:10 来源:未知 浏览:

本文是我在法界佛教大学修行课上介绍念佛法门的笔记,这堂课的宗旨在将理论和实践结合。学生在课前会阅读《六祖坛经》或净土经典中的段落,有时也学习虚云老和尚和宣化上人的开示。之所以在课上大幅引用这些经典,是因为学生们已熟悉其文。我们先在小佛堂上课,之后学生会念佛,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净土法门的理论基础,同时也实际参与练习。

正如本文最后提到的,所有提供大家思考的内容,都源自于多年来我从师父那里学得的教导。如有任何错误或不清楚的地方,那都是我的过错。

念佛感应与否,主要取决于什么
图片来源:

正文

清珠投于浊水,浊水不得不清;

念佛入于乱心,乱心不得不佛。

据说有一种宝珠,若将它投入浑浊的水中,水便会恢复纯净。念佛就像这颗“净心宝珠”,一心念佛,就如同将清珠投入念佛人的心,随着佛号的慢慢深入和安定,心灵就能恢复本有的清净和寂静。但是惠能大师却提醒我们,我们的自性本自清净,本无动摇。《菩萨戒经》云:“我本元自性清净。”惠能大师开悟时惊叹:“何期自性本自清净!”那么,为什么还需要念佛?为什么还要用这颗宝珠?为什么还需要努力修行?

确实如此,吾人的本性、自性清净无瑕,圆满无缺,本自具足。只是我们不认识,或者像师父说的“背觉合尘”,我们忘了本有的家,任由心漂泊游荡,忽视了真心的妙用。六祖惠能大师又说:“善知识,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只缘心迷,不能自悟。”我们的心地杂草丛生,自性如浊水一般,可是无始以来我们习惯并且接受这个自己造成的沙尘暴,因此无法再认清自己的本来面目,也无法聆听来自心灵深处的真实声音。所以虽然原本没有问题,但因为习性与忽视,我们不认识“自己的本来面目”。古籍中曰:

夫人神好清,而心扰之;

人心好静,而欲牵之。

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静,

澄其心而神自清。

自然六欲不生,三毒消灭……

念佛正是遣欲、澄心的方便法门,可以说念佛让我们得以“背尘合觉”,但事实上什么也没有。因此,念佛的要诀就在为而无所为,念而无所念。

念佛要念到相应,不在于我们的“有所为”,反而是“有所不为”。摒除杂念、欲望、恐惧、幻想,专一其心来念佛(就是佛经中所谓的“一心不乱”),当下这一念就是无漏,就是不造贪瞋痴诸业。无业,无妄,无报,就像一片万里无云的晴空。这个法门可说是“学习减法人生”和“体会无的妙用”。就是六祖大师说的“无念”,是顿教、心地法门的核心。这样无念而念,佛号遍一切处,亦不着一切处。一心念佛,杂念、欲望也就无处容身了。

为什么?因为本来无所得,本来无可染着。“我”和“我的”错觉,被简易直截的念佛法门给破除了。这正是六祖大师教法的中心思想:“心不染着,是为无念。”全然专注在念佛之中,心中放下一切;一切放下时,欲望消灭,三毒潜踪。

这些杂念和反复的欲望,没有真实的自性,当体即空,失去了停驻的处所,当然就消散于无,就像没有风来充盈,船帆也随之松弛一样;它们从空而来,又回归于空。所以专一其心地念佛,等于成就一个清净无着的菩提道场(觉悟之地),所有的“妄想”和“执着”就像风中飘起、落下的树叶,找不着立足之地。因为当内心寂静、不为境所摇动之时,是无处“惹尘埃”的。所以我们念佛,静观有为法的生灭去来,就仿佛在心的门头贴一张“无空位”的公告。

更重要的,不是念什么,而是怎样念。师父教我们要用无所求的心来念,“到无求处便无忧,Everything is ok,没有问题。”平常心念佛,心无所求,妄想就无法趁虚而入。不是压制,而是放下;压制是强硬的,而放下是柔软的。对于杂念和欲望,我们不压制也不接受,仅仅是不去注意它们。让觉照力回到一心念佛,杂念和欲望也就自生自灭了。

师父教我的念佛方法是:想像这颗清水珠往下沉到丹田(肚脐下2英寸,向内2英寸的位置)。随着它的下沉,包括你的呼吸、声音、注意力,所有一切都汇集在这个地方。从这里开始念,然后又回到这里,不停地持续在这里。行住坐卧,甚至在睡梦中,你都不要离开这个地方,从不离“这个”。所以师父说:

行住坐卧,不离这个;

若离这个,当面错过。

念佛感应与否,主要取决于念佛的人,而不是念的名号。在心不在口,在意不在声。上人说:“你能念到内外一如,一念不生,你就与佛合而为一了。”六祖惠能大师也说:

此须心行,不在口念。

口念心不行,

如幻如化,如露如电。

口念心行,则心口相应。

本性是佛,离性无别佛。

专一则灵,分驰则蔽;至诚恳切,才会感应道交。至诚,并不是要竭力去求些什么,而是无所求。

究竟来说,念佛也是妄,但我们要以妄治妄。正如《华严经》说的“藉假修真”,虚云老和尚在“参禅的先决条件”中也有同样的开示。老和尚说,法无定法,因病予药而已,无病就不需药。之所以有念佛、打坐、拜佛、背诵种种法门,是“祖师们不得已,采取以毒攻毒的办法”,因为“学人的根器陋劣,做不到看破、放下”。老和尚对弟子们这样形容:

“ ……咬定一个死话头,咬得紧紧,刹那不要放松。如老鼠啃棺材相似,咬定一处,不通不止,目的在以一念抵制万念,这实在是不得已的办法。如恶毒在身,非开刀疗治,难以生效。”

念佛就是以毒攻毒,以火灭火。在加州只要发生森林大火,消防人员会在火情周围燃上大火,进行一场可控制的燃烧,借此阻断大火燃料,防止火情蔓延。同样道理,借由一心念佛之火,断绝妄心燃烧的燃料。

因此,一心念佛,不想过去,不想未来,没有昨天,没有明天。师父说念佛要念到把自己都忘了,无人无我。念佛的时候,不是去分析、想像,或者像解谜题似地去理解,而是忘我,念到能念(的心)和所念(的佛)一如。就是借助念佛来控制火焰,冷却炽燃的妄心。《楞严经》说:“狂心若歇,歇即菩提。”无求之处,即是净土。

六祖大师有一次问他的弟子,是否愿意立刻亲睹西方极乐世界?弟子各各惊叹,当然愿意!请和尚慈悲令他们得见。六祖大师于是说道:

“大众,世人自色身是城,眼耳鼻舌是门。外有五门,内有意门。心是地,性是王。王居心地上,性在王在,性去王无。性在身心存,性去身心坏。佛向性中作,莫向身外求,自性迷即是众生,自性觉即是佛。”

这是心地念佛法门,专一其心的目的是去除染污烦恼,恢复本有佛性。内在的佛,其实就是我们一直专念的佛,而不是其他什么佛。说有一个临终往生的净土,这是一种权巧方便。顿教法门指示我们的:净土不在遥远的某个时空里,它就在当下眼前。所以六祖惠能大师说:

“凡愚不了自性,不识身中净土,愿东愿西,悟人在处一般,所以佛言,随所住处恒安乐。使君心地但无不善,西方去此不遥;若怀不善之心,念佛往生难到。”

这种心地法门的念佛,是返本还原、背尘合觉的捷径。尘无处不包围,这种迷惑的状态,我称之为“六──六──六病”。六根(眼、耳、鼻、舌、身、意)攀缘六尘(色、声、香、味、触、法),六识又把它们黏着在一起(颠倒梦想)。今晚读的《六祖坛经》里,六祖大师教我们逆转六──六──六病,他说:

“但净本心,使六识出六门,于六尘中,无染无杂,来去自由,通用无滞,即是般若三昧。自在解脱,名无念行。…… 用即遍一切处,亦不着一切处。”

如果不用“止”让自己抽身,不用“观”看清事相,我们会完全被无意义的生活所淹没。念佛让我们有机会伸出头,稍稍吸口气。在“止”的那一瞬间,如赤子般纯洁平静的念佛,让我们回归自性了。其实自性从未离开,我们只是转身无视它的存在。所以,正如“念佛”这两个字的意思,就是要我们忆念,召唤我们返本还原,再见本地风光。我们不是祈求佛陀的拯救和恩典,或者求生净土,而是不断提醒自己:自皈依佛,归依自性佛,回到本有的唯心净土。

“善知识,各自观察,莫错用心,经文分明言:‘自归依佛’,不言‘归依他佛’。自佛不归,无所依处。今既自悟,各须归依自心三宝。”

最后要提一点,修行上的“进步”经常看起来像退步,就像《道德经》说的:“明道若昧,进道若退……。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

当你用功的时候,不见得会立刻出现种种欣妙的境界,比如见佛,或者看到在极乐世界的莲池中沐浴。相反地,很多心里面的垃圾,例如愤怒、情欲、嫉妒、羡慕、疑虑、恐惧、幻想,有时候是起烦恼、小心眼、竞争比较、贡高我慢、挑人毛病、贪得无厌或者只是无聊等等,都会一一浮现出来。但事实上,每一个垃圾都是感应!这表示念佛的作用见效了,实际上这正是“见性”。

六祖大师说,自性“能生万法”。佛、魔、人、畜、天堂、地狱都来自于自性自心。自性是不二的,就像六祖大师说的“无二自性,即是佛性”,这表示在凡心里找到佛,在烦恼中见到清净的觉性。

经文说“烦恼即菩提”,师父把“烦恼”和“菩提”譬喻作水,一样的水可以呈现两种不同的形态:凝固的冰、流动的水。烦恼就是冰,畅流的水就是菩提。念诵时出现的烦恼,正是我们冻结的菩提;一心念佛,就能让它再融化为菩提。六祖大师这样解释:

“善知识,凡夫即佛,烦恼即菩提。前念迷即凡夫,后念悟即佛;前念着境即烦恼,后念离境即菩提。”

有一首禅诗这样说:

“有人的地方,就有苍蝇,还有佛。”

温馨提示:文章的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您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撤销;互联网是一个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崇尚分享。

标签:

与《念佛感应与否,主要取决于什么》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