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坤网
咨询 易倾诉
手机版

扫码访问

微信订阅号

扫码订阅

微信服务号

扫码关注

投诉 导航

佛教文化十大特质及其生活智慧

编辑:命运天机 日期:2023-03-08 10:01 来源:乾坤网 浏览:

佛教文化有如下十大特质:

1、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问责制“此有故彼有,此无故彼无;此生故彼生,此灭故彼灭。”(《杂阿含经》)

“此”与“彼”之间,互相构成前因后果之关系,而且是善生善、恶生恶。这表示众生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此即问责制。

为何“菩萨怕因,众生怕果”?“菩萨怕因”是事前担责任的智慧:“众生怕果”是事后担责任的恐惧。

2、 空宗与有宗之入路:消解烦恼、实现价值空宗之入路有:

小乘空宗(成实论宗) 、大乘空宗(般若宗) 、中国大乘空宗(三论宗) 、中国同教一乘圆教(天台宗) .有宗之入路有:小乘一切有部(毗昙宗) 、大乘瑜伽行派(唯识宗) 、大乘真常心系(如来藏宗) 、中国别教一乘圆教(华严宗) .空宗之“空”是空掉烦恼,由有烦恼至无烦恼,由烦恼盈盈至清净无染,由100分减至0分烦恼,解脱自如自在。这是“烦恼解脱观”。

有宗之“有”是有意义、有价值,由无意义、无价值至有意义、有价值,由0分增至100分,彻底实现存在意义和生存价值。这是“价值实现论”。

3、 三界唯心、万法唯识:主体观念论之心灵世界具备主导性

A、 心灵世界具备主导性

《华严经》〈觉林菩萨偈〉:“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五蕴悉从生,无法而不造。”旧译《华严经》卷二十五〈十地品〉云:“三界虚妄,但是心作。十二缘分,是皆依心。”

“三界”是欲界、色界、无色界。此表示在六道众生中生命境界之不同形态,代表生命之自由度、解脱度及自主度之低、中、高程度:此三界之一切事物皆由一心所转现出来,亦即由众生自身之主体意愿所决定,这好比一个画师之作画,由自己的心意来创造图画——象征自己的生命(五蕴)也是由主体心灵自行开创。故又名“三界唯一心”、“三界一心”等。

主体观念论是佛教生命哲学之基本前提:心灵世界具备主导性,心态决定一切。这表明存在世界不能离开主体的心灵,存在世界不是独立自存的,不是与主体的心灵世界割裂的。

B、 主体观念论六道

众生中生命境界之不同形态是由主体之观念导引的。“主体之观念”不同于“主观之观念”:“主体观念论”之“观念”,包含两方面的意思:

(1) 认知层次的“观念”(idea) :

由主体之眼耳鼻舌身根而摄取色声香味触之感觉素材,由此而形成之意念、概念、理念的知识世界。这是六根六识在经验界之认知主体所成就的。

(2) 价值层次的“观念”(ideal) :

由主体之心灵判断有否意义及其价值大小,从而成就圆满之理想世界。这是第七识末那识之性格主体、第八识阿赖耶识之潜能主体、以及如来藏自性清净心之光明主体所成就的。“万法唯识”之“万法”就是由主体之识成就的:既成就认知之知识观念,亦成就理想之价值观念。这就是佛家之“主体观念论”。

4、 中观之不落二偏:突破相对的虚妄、虚妄的相对

龙树《中论》〈皈敬偈〉: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断,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去。

能说是因缘,善灭诸戏论,我稽首礼佛,诸说中第一。

《心经》: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生、灭”,“常、断”,“一、异”,“来、去”,“垢、净”,“增、减”全是一对对相对的虚妄、虚妄的相对。人生的烦恼常常来自自身之虚妄构作,然后自我执着,变得完完全全、计计较较、执执着着,唯识宗名之为“遍计所执自性”(见世亲著《唯识三十颂》) .人构作了虚妄的相对,由相对引致对立,由对立引致对抗,由对抗引致抗争,由抗争引致战争。这便是人类的哀歌!

为何会产生这些烦恼?

这是人之分别心而驱使成就之认知活动,知识之基础建立于对偶性原则(principle of duality) ,然后作出二分性之执着,由此建构一对对的虚妄。人的恐惧与自我困扰,很多时是来自虚假、装扮,不愿也不能真正面对自己,往往只采取逃避的态度。故此,解决人生的烦恼,便是突破相对的虚妄、虚妄的相对,不落入边见或偏见之中,不落二偏,超越对立和对抗性。

5、 不二法门:活出绝对的风采

在《维摩经》中,文殊菩萨引领一众菩萨,与维摩居士一共彻入不二法门。

“不二法门”之“二”,不是指一、二、三之二,而是指二分性之二,此“二”亦即是对偶性(duality)。

在二分性之对偶中,在相对比较之中,人便丧失了自主性,故此而身不由己。日常所说:“人比人,比死人”,正是此意。

佛家所说之烦恼,别名“使”,表明使到众生丧失自主性,便是烦恼。众生本来是“主体”:自己主宰自己的个体,自己做自己的主人翁。这是主体的本质。一个本来自己主宰自己的个体,现在不能自己主宰自己,这是生命最大的矛盾。为回复个体的自主性,便要灭绝相对性,不再落在相对之比较中。“不二法门”之“不二”,就是灭绝相对性,“灭绝相对”便是“绝对”,不再相对地被决定。故此,如何入不二法门亦即是如何活出绝对的风采。最后由维摩居士之默然无言来展示如何彻入不二法门之绝对的风采。

6、 不立文字:活在真情实感中

维摩居士之“默然无言”。禅宗特意标示“不说破”,因为“说不破”。三论宗吉藏提出言忘虑绝“无所得”。这都为“不立文字”提供了理论的根据,着着显明佛教文化在高度成熟之后,提点佛弟子不要只是沉醉于说食而不饱之理论概念之中,正如达摩祖师提出“理入”及“行入”。由知解之路突破出来,彻入存在的感受,此就是“行入”。

这是由知识的领域“理入”进入实践修行的范畴“行入”,不要让佛法变成只是用口讲而不做,不要让人变成“佛法鹦鹉”,不要让佛教之法理变成了所知障,不要令到知识分子永恒地困死在永无止境之言说戏论中。

只要明白“不立文字”的意旨,便不要走向另一极端,以为“不立文字”就是“不要文字”,由此认为一定不可说。若然一定要说,而以为一定可说破,此固然是执着。若然一定要不可说,而以为一定不可说破,此亦是另一极端之执着。因为说是有分直话直说和指点地说,所以虽然有时是“说不破”而“不说破”,但是亦可来个指点地说而“破不说”。

六祖惠能在《坛经》之中表明,若说“不立文字”,此说自身已是文字。故此何能“不要文字”?且看禅师们不正是留下洋洋大观之禅公案和语录?近年更完成禅门宝库《嘉兴藏》之辑录。

“不立文字”是不要站立在文字之内而不能行出来,“不立文字”不是“不要文字”!“不立文字”是指点我们从概念世界彻入存在的感受,活在真情实感之实践与体验中!

7、无始以来、无终而往

非神论与不提供第一因《杂阿含经》:“缘无明而有行,缘行有识,缘识有名色,缘名色有六入,缘六入有触,缘触有受,缘受有爱,缘爱有取,缘取有有,缘有有生,缘生有老、死、忧、悲、苦恼大患所集,是为此大苦阴缘。”

从十二因缘表明生命处于生死流转的循环不息的状态,由顺观而见果上有果,无终而往;反方向逆观而追溯到因上有因,无始以来,最后归结于“无明”之不可理解。故此不能提供第一因作为最终因。

对于外道问难之十四种事,佛陀则不予作答。此乃十四不可记、十四难:(一)世间及我常,(二)世间及我无常,(三)世间及我亦常亦无常,(四)世间及我非常非无常,(五) 世界及我有边,(六) 世界及我无边,(七) 世界及我亦有边亦无边,(八) 世界及我非有边非无边, (九)如来死后有,(十)如来死后无,(十一)如来死后亦有亦非有,(十二)如来死后非有非非有,(十三)命身一,(十四)命身异。

于《大智度论》卷二便载有不答之十四难:世界及我常?世界及我无常?世界及我亦有常亦无常?世界及我亦非有常亦非无常?世界及我有边无边?亦有边亦无边?亦非有边亦非无边?死后有神去后世?无神去后世?亦有神去亦无神去后世?死后亦非有神去亦非无神去后世?是身是神?身异神异?(《大正藏》卷二五。七四下)

对于形而上学及神学问题,佛陀都不涉及。佛教的文化不以创造论来解说世界的存在,这是“非神论”,而不是“无神论”。

从觉知生命存在不能提供第一因作为最终因,人生最终之安顿,并非由理性之回溯而获得解决,其实是由意志之抉择而以信仰的决定来确立。

8、 轮回:生命之存在永恒地充满无限机会

《瑜伽师地论》卷七:“蕴体无常,因果辗转,生起不绝,而言断灭,不应道理。”

《涅槃经》〈狮子吼菩萨品〉:“先世业自在,将人受果报。业力故轮转,生死海中回。”

五蕴(色受想行识)之自我存在,不是永恒存在,而是会无常变化:经历生、住、异、灭,由不存在进入存在,再由存在复归不存在,然后又再由不存在重入存在,如车轮回转不息。

生命的存在,生而复死,死而复生,生生死死,死死生生,循环不停,生命存在具备连贯性。此即表示众生永恒地充满无限机会,在存在的过程生生世世学习,提升自己的境界,直至生命境界圆满(成佛) 。

9、 悲智双修:情理兼容

佛教文化兼顾慈悲与智慧两方面,此谓之“悲智双修”。“慈悲”是情,“智慧”是理,故此是情理兼容。

A、大慈大悲

观世音菩萨大慈大悲,救苦救难。“菩萨”是菩提萨埵之简称,菩提萨埵梵文是bodhisattva.bodhi菩提是觉,sattva萨埵是有情,bodhisattva菩提萨埵即是觉有情,菩萨即是一个觉悟了的有情众生。此情就是大慈大悲之情怀。

大乘佛教常言“无缘大慈”与“同体大悲”。“无缘大慈”是无条件关爱众生。“同体大悲”是与众生同情共感,身同感受,体谅众生五蕴之体所受无常之苦。北本《大般涅槃经》卷十六:譬如父母见子遇患,心生苦恼,愍之愁毒,初无舍离;菩萨摩诃萨住是地中亦复如是,见诸众生为烦恼病之所缠切,心生愁恼,忧念如子,身诸毛孔,血皆流出,是故此地名为一子。(《大正藏》卷一二)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云:“众生有病,与之同病”,“于一切有情,起利益安乐、慈悲平等之心。”关切众生的苦恼,利益安乐众生,这些都是大慈大悲的菩萨心肠。

B、 大智大慧

原初佛教已确立“戒、定、慧”三学,“慧”是三学之一,强调“慧”是必学之一。一切有部为“慧”建立为“心所有法”之一(简称“心所”) ,为“慧心所”树立实有的根据。

大乘空宗般若学更将“慧”转成“般若”,定位为“佛母”(是为成佛之必要条件) ,也是大乘佛教“六度波罗蜜”之一(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

唯识宗更将认知心灵之“识”转化成智,故有“转识成智”,才能成就清净无染的“大圆镜智”。

真常心系统将般若智定为“四因佛性”之一(见《大般涅槃经》:正因、生因、缘因、了因) ,更将般若智实现而成觉性(无上正等正觉,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有《大乘起信论》之“六觉”(本觉、不觉、始觉、随分觉、相似觉、究竟觉) ,《圆觉经》之“圆觉”,《华严经》之“妙觉”,及华严宗之“虚灵明觉”。

C、 悲智双修

“悲智双修”,则情理兼容。若只有慈悲,而没有智慧,则会容易被人利用你的善心,自身跌入被人欺骗的陷阱。纵然你可能不介意被人欺骗,还以为这样也可当做善事。其实,此乃姑息养奸,制造机会给别人来骗你,让别人继续作奸犯科,再堕入恶道。故此不是正理。

若只有智慧,而没有慈悲,则会容易变得有理而无情,甚至变得以理压人,又或得理不饶人,最终是以理杀人,活在冷冰冰之冷血世界,制造人世间的寒冰地狱。此亦非恰切。

若既没有慈悲,亦没有智慧,则变得既是冷血无情,又是愚昧无知。此当然是最不如法。唯有“悲智双修”,情理兼容,既有关怀,亦能达致合理有效的结果。“悲智双修”,既合人性,又合理性。

10、八万四千法门:接引多样性之相应教学法

“八万四千”是用来表示数目极大。由于烦恼极多,如“八万四千”之多,故此相应地提出“八万四千法门”,用以对治众生八万四千多之烦恼。依《贤劫经。诸度无极品第六》,佛陀应喜王菩萨之问,回答关于菩萨行者应如何修习种种解脱法门,便可具体计算出“八万四千法门”,如下:修行以菩萨的六度为因,对治贪、瞋、痴三毒,清净自身的身、口、意三业,此是根本的重点。哲学地说,因应种种不同的众生,一一相应其杂多之多样性,故需有“八万四千法门”,这其实是接引众生之多样性而有之相应教学法。

标签: 智慧 特质 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