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坤网
咨询 易倾诉
手机版

扫码访问

微信订阅号

扫码订阅

微信服务号

扫码关注

投诉 导航

天文历法之红山文化的72候农历

编辑:算命 日期:2021-03-01 11:31 来源:未知 浏览:

在《伏羲原来是夫婿》一文,我曾经对伏羲孕育之谜进行过解析;在《华夏创世人物——黄帝轩辕氏》一文中,对黄帝轩辕氏的孕育之谜,也进行过解析。解析的出发点,就是关于历法,我认为伏羲孕育之谜和黄帝孕育之谜,反映的是远古历法。

所谓的伏羲孕育之谜,就是“华胥孕育12年而生伏羲”和“附宝孕育25月而生黄帝”。这两个孕育之谜,反映的就是伏羲出生时期和黄帝出生时期的历法。我把这两个孕育之谜合成一篇文章,以《伏羲、黄帝孕育之谜和伏羲、黄帝时代的历法探讨》发表。对于这篇文章,需要解释的是,伏羲孕育之谜,反应的应当是伏羲出生时的历法,黄帝孕育之谜反应的也应当是黄帝出生时的历法。在伏羲的时代,伏羲对历法进行了调整,在黄帝王朝,颛和帝尧也对历法进行过调整。

天文历法之红山文化的72候农历
图片来源:

在伏羲出生时,一年纪的天数是300天;在伏羲到黄帝出生,一年纪的天数是360天;黄帝死时,发生地裂,一年纪的天数变成了365天四分之一天,但是黄帝的继任者少昊青阳氏没有观测到这个变化,导致在少昊青阳氏期间,发生“逆天时”的重大事件,作为黎民的九黎氏族因此作乱,共工氏族乘机推翻了少昊青阳氏的统治,成为“天下共主”。颛顼与共工争帝,夺回“天下共主”地位,镇压九黎作乱,并修改历法(颛顼历),颛顼实际上再造了华夏,颛顼的历法贡献,就是增加5天过年。但是颛顼也没有认识到四分之一天的差额,到帝尧时期,用“定四时”和“调”的办法,解决了这个四分之一天的差额,使日历年和自然年统一起来。

当然,以上的分析,只是建立在传说和理论解析上的,一直没有结合考古发现进行新的论述。中国上古人对历法的认识,不仅表现在传说和后人的追记上,还表现在考古发现的器物上。如陶器。在仰韶文化的彩陶、红山文化的彩陶和高庙文化的白陶上,均有很多蕴含着有关天体宇宙、阴阳变化、万物生态、繁衍生息等的重大题材。本文就从考古上发现的一些表现历法的题材,结合相关人士的研究成果,进行太古和上古时期的历法探讨。

一、红山文化之历法彩陶图

大家知道,我和不少的学者一样,秉持的是“红山文化黄帝祖源说”,认为黄帝的祖族起源于红山文化,也就是说红山文化是黄帝的祖族创造的。我认为黄帝的祖族是古黄人,发源于西拉木伦河,在蒙古人进入西拉木伦河流域前,西拉木伦河的古称是“黄水”,在辽金之际改为“潢水”,原因是要与黄河相区别。黄帝到唐虞夏商周秦汉,黄水一直就在中国版图内,辽金之际才脱离中原王朝的控制。蒙古人进入,才根据黄水之本意命名为“西拉木伦河”,翻译成汉语依然是“黄色的河流”。

有些人认为黄帝是游牧民族,进入中原是野蛮战胜了文明。实际上,黄帝族群是农业族群,具有发达的文化,与两湖地区的族群同源。当然,我说黄帝是农业族群,具有先进的文化和技术,需要证据。这在红山文化的考古上已经得到了证实。红山文化具有发达的玉文化和龙文化,种植黍和粟,使用铜,建立神庙,很早就进入古国时期。具有发达的农业就必定有较为先进的历法。

红山文化具有先进的历法这一点,我很长时间没有找到证据。有朋友给我指出了一个线索,就是在赤峰龙乡博物馆馆藏有红山文化大型彩陶罐,可以证明红山文化时期红山文化区域也具有先进的农业气象与农历研究成果。

这件大型彩陶罐通高85厘米,平口内敛,宽肩,鼓腹斜收,小平底,口径25厘米,底径17厘米,最大腹围174厘米。此器不仅色彩明亮、凝重壮美,而且将三组内涵不同的图像巧妙组合,融为一体。器物体量之硕大,纹饰内涵之深邃,为目前红山文化彩陶中所罕见。

红山文化彩陶罐。用三组各具特色的图像表述了十天干、十二地支,一年四季十二个月、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应等天文现象和农业气象。

彩陶罐图案展示图

对于以上图案,已经有解释。据《赤峰日报》报道《红山文化彩陶纹饰蕴含的天体气象奥秘》一文,我把解释转录如下:

如果将腹部六组云气图像与其上方四座山谷图像的数字相加,恰得“10”,这一数字隐示了我国自夏商以来用于纪年的“十天干”,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天干”运用到万物演变中,又表示生灵万物生起到消亡的过程与规律。“十天干”的每一个字都有其特定含义,据我国传统的《星学》总结,甲,万物破土而出;乙,万物生长;丙,万物火旺;丁,万物茁壮;戊,万物茂盛;己,万物奋然;庚,万物更新;辛,万物秀实;壬,万物养育;癸,万物萌芽,表现了自然界万物生息的全过程。

腹部的两组图像均含数字“12”,显然是我国上古时期形成的“十二地支”天文观念,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代表十二个月,每一字也都有其特定含义,蕴含了宇宙万物生灵的萌芽、生长、兴旺、衰退、消亡的过程和自然规律。此外,中国传统记时法将太阳从东方出至西方落,一昼夜分为十二时,从午夜1-2时算起,分别为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映、哺时、日入、黄昏、入定。中国先民还将人的一生与自然发展规律紧密相联,从胎养、出生、沐浴、冠带,到衰老、病、死的人生全程称作“寄生十二宫”,这也许是“12”这个数字隐示的更深层次的含义。

如果我们将彩陶腹部两组图像中的数字两两相加,恰好为“24”,这隐示着农业气象“二十四节气”的定论。二十四节气常与自然地理、生态环境中二十四方位相配,而二十四方位又常与十二辰、十二宫相对应,故中国古代罗经、经盘均分为二十四层,以应岁时二十四节气。

彩陶罐腹下部绘有六组云气形图像,均衡环布。如果将云气图组数“6”与其上方山谷图像组数“12”相乘,得数“72”,它隐示着农作天文“七十二候”。中国古代以五日为一候,三候为一气,一年二十四节气共七十二候。“候”系指自然界生物的变化传递给人类的气象、气候信息,如动物中鸿雁来、寒蝉鸣、蚯蚓出;植物中桃始华、萍始生、禾乃登、非生物中水始冰、雷始鸣、土始润等,都是天体运转、气象变化的“候应”。

该陶罐图像自上而下分为三层,蕴含着天、地、人三者关系。从图像和数字组合中不难看出,天体运转不同时间,不同的角度,引发了不同节气的变化,影响着万物生灵。它意在告诫人们,人类生活的在天体宇宙之间,必须顺应自然法则,了解自然规律,以维持人类的生存、繁衍、发展,这或许就是红山文化先民最原始的天人合一观。

二、红山文化历法彩陶图是“七十二候农历”的说明书

看以上的图,首先对于中国上古之“天数”和“历数”要有一些基本的认识,否则不知所云。中国上古,就对天体运行、气象变化数字化,以此为根据建立历法学和气象学。这是现代科学之鼻祖。盖天说、浑天说是最早的宇宙建构假说。阴阳、五行、八卦,是基于上古天体气象观测的理论化和模型化。理论化和模型化的基础就是“数”。

1、云气图案共计“12”个,上下“2”个为一组,组数是“6”。

“2”体现阴阳两分,阴阳起自幽明。幽明来自白昼与黑夜或光明与黑暗之总结。阴阳是古人科学思想的起点和基础。

“6”在红山文化的这个陶罐只表现出了结果,没有指出其起源,所以红山文化对“6”的运用,是既有结果的运用,就是“6气”。“6气”是天体气象在历法上的应用。

“12”起源自12地支,是计时的“数”,一天12个时辰。12地支是借助12种动物的活跃时段来借指时间,所以12地支实际是“12肖”,古人也说“12月”,但这个“月”不是月亮的“月”,而是“肉”。后来用于记月,12月,月就转变成了月亮。实际上,“月”的上古本意是“肉”。所以这个图案中的数字“12”是指“12地支”,不是指“一年12个月”。白天“6”个时辰,夜晚“6”个时辰,一天“12”个时辰。之所以用“云气”图案,代表的是“地支”。

最早见到的“6”是“六芒星”。六芒星是对太阳运动之模拟图,在大地湾一期陶片上可以看到,到仰韶文化就成为定型。

“六芒星”之“6”代表的是“七衡六间”,是上古中国之天文学概念。“七衡六间”又与中国古代的天文学说“盖天说”有关。

盖天说是中国上古早期关于宇宙结构的科学假说,是上古中国人总结出来的天文学理论,盖天说是通过上古中国人长期观察天体获得的结论。盖天说大约在汉代被科学家张衡的“浑天论”所取代。

盖天学说认为:太阳在天盖上的周日运动一年中有七条道路,称为"七衡"。最内一道叫"内衡",夏至日太阳就沿内衡走一圈;最外一圈叫"外衡",是冬至日太阳的路径;其它节气里,太阳沿中间的五道运行。

大地湾一期陶片图案上的六芒星,距今20000年到13000年

《周髀算经》中记载的“七衡六间图”。

《周髀算经》原名《周髀》,算经的十书之一,是中国最古老的天文学和数学著作,约成书于公元前1世纪,主要阐明当时的盖天说和四分历法。唐初规定它为国子监明算科的教材之一,故改名《周髀算经》。

《周髀算经》在数学上的主要成就是介绍了勾股定理。在历法上的主要成就是采用最简便可行的方法确定天文历法,揭示日月星辰的运行规律,囊括四季更替,气候变化,包涵南北有极,昼夜相推的道理。给后来者生活作息提供有力的保障,自此以后历代数学家无不以《周髀算经》为参考,在此基础上不断创新和发展。

仰韶文化陶器图案上的六芒星,距今7000年到6000年。

仰韶文化六芒星是继承大地湾六芒星而来。上图中右起第一图是大地湾陶片图案,第二是仰韶文化六芒星,第三仰韶文化陶器,其上的图案体现的就是“盖天说”。

  2、山谷形之图案每组“4”个,共计“12”组,“12”组山谷形图案共计“48”座山。加上两组“12”个云气图案,云气和山谷图案之数之和获得数字“60”。

以“4”座山一列,体现的是列山;“12”列山相连,体现的是连山。列山与连山,这是神农文化的内涵,我曾经指出神农文化对红山文化产生过巨大的影响,表现在彩陶上就是庙底沟文化彩陶上的花纹在红山文化的彩陶上有类似的图案表现,我是把庙底沟文化定位为大洪水后女娲伏羲西迁在豫西与神农氏相遇混居联合创造的新文化。所以庙底沟文化不仅对红山文化之彩陶文化有影响,而且对红山文化之天文历法也有影响。

“4”之数,应该是指代“四时”,不是指代“四季”。

“12”不是指代“12月份”,体现的是“连”,这是伏羲出生时期的“12年(连)为一年纪”的演变。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中国上古的历法是日历,即太阳历,没有“一年12个月份”的历法。

有数字“60”,就表明红山文化时期已经有“60甲子”存在,那么“10”天干和“12”地支也就是存在的,“天干配地支的纪年法”也是存在的。也说明红山文化时期,一年的总天数是“360”天。

3、天干

列山之“4”加上云气组数之“6”,就是十天干之“10”。列山是云气升腾之地,与天相接,云气本飞腾于天,所以列山之数加云气之数合之为十天干。“10”就是天格之数。

4、二十四节气

十二云气之“12”加十二列山之“12”得数“24”,代表“24节气”。山和云之气,就是节气。

5、七十二候

十二列山之12乘以六组云气之6就是72。72就是72侯。

6、72侯应是否在红山文化之日历中存在呢?这就要看“5”之数是否存在。

从罐口向下发出15根线,把罐口之下没有图案的部分分成15格,每格下部有一个弧形状物,弧形状物共计15个。“15”以“3”分之,得数为“5”。

7、总结:红山文化七十二候历法

再重新看红山文化之历法陶罐之图,就明白其中的含义了。这个陶罐之图表达的就是七十二候历法。七十二候历法,是中国最早的结合天文、气象、物候知识指导农事活动的历法,就是农历。七十二候历法以文字的形式完整记载见于公元前2 世纪成书的《逸周书·时训解》。

《逸周书·时训解》之记载:七十二候历以五日为候,三候为气,六气为时,四时为岁,一年二十四节气共七十二候。各候均以一个物候现象相应,称候应。其中植物候应有植物的幼芽萌动、开花、结实等;动物候应有动物的始振、始鸣、交配、迁徙等;非生物候应有始冻、解冻、雷始发声等。七十二候候应的依次变化,反映了一年中气候变化的一般情况,应用于指导农业。

这个历法,被距今6000年到5000年时期的红山文化彩陶罐以“图”的形式完整记录着:

15个弧形状物表达的是“日”,五日为“候”,三侯为“气”,那么三候是15日,一气也是15日。在图中用15个弧形物表达“三候15日”。

以“云气”的形象地指代“气”,“12”个云气上下成一组,共计“6”组,表达“6气”。六气为时,六气是90日,一时也是90日。

以“山”的形象表达“时”,四座山为一列,表达“四时”。四时一岁,一岁是360天。

一岁360天,15日为一个节气,一岁就是24个节气。5日为一候,那么一岁就是72候。

三、红山文化彩陶图的意义

1、七十二候历法,在红山文化时期就已经是实用历法了。

红山文化的这个历法彩陶图,把中国历法的应用时间推进到距今6000年到5000年之间。它证明在距今6000年到5000年之间,中国历法已经是成熟历法,是应用历法。中国天文、气象和历法学,在距今6000年到5000年之间就已经是十分成熟并付之于应用的科学。这也意味着中国上古历法的起源期,还要向前推进到距今6000年以前。

我在《伏羲、黄帝孕育之谜和伏羲、黄帝时代的历法探讨》一文中说:伏羲以前到伏羲出生乃至于大洪水期间,一个日历年的总天数是300天;在大洪水之后,天体运行和气象都发生了改变,日历年一年的总天数变成了360天,天体运行和气象发生改变的征候就是“大洪水”;我说,大洪水后一直到黄帝死,日历年的总天数保持在360天,但是黄帝死时,天体运行和气象又发生变化,日历年一年的总天数变成了365天又四分之一天,天体运行和气象发生改变的征候就是“黄帝100年死,地裂”。少昊青阳氏代黄帝行政,没有观测到天体运行和气象的变化,没有对日历进行调整,犯了“逆天时”的错误,以农业为生的九黎因此而作乱,炎帝后裔共工借机反叛,这就是历史隐晦记载的“少昊氏衰”、“九黎乱德”和“共工霸九州”。颛顼之时天象也发生了变化,其征候就是“共工怒触不周山”,这个变化帮助了颛顼再造了华夏,并发布《颛顼历》。红山文化历法可以佐证我的推论,也可以证明我的具体计算办法存在错误。

2、红山文化后期,已经进入氏族国家(古国)时代。

通过对天体的长期观察,才能懂得天体运行的规律,才能积累气象学知识,进一步建立反应天体运行和气象的七十二候历法。所以形成一整套完整的天文、气象和历法理论,必须有一批人脱离生产去专心致志地观察天体的运行。所以完整的历法的建立,是国家化的结果。

农业是立国的基础,农业产业化又离不开气象和历法的支持,气象和历法又离不开国家来组织,因为气象和历法又是通过人对天体运行建立科学的认识之后才能建立起来。这是一个互为基础的关系。成熟的实用历法的存在,也证明红山文化之农业之发达,有了发达的农业为基础,高度组织化的国家就必然会建立。

据此我对红山文化的认识要进一步修正。如我认为红山文化没有进入氏族阶段。实际上在红山文化后期,红山文化居民已经进入氏族国家时代。所以天鼋氏族、有熊氏族、轩辕氏族,在红山文化时期已经是氏族国家的组织型态,黄帝天鼋氏的历史,要从东北黄水流域算起。应该是黄帝天鼋氏领导古黄人于距今5600年到5300年之间南下,开创了黄帝族群成为天下共主的历史。

我以前认为黄帝天鼋氏起源自鲁西豫东的认识,是错误的。

3、黄帝族群是先进的农业族群,黄帝战胜炎帝、蚩尤和两昊,代神农氏为天子,是其先进性的体现,不是野蛮战胜文明。

对于黄帝的很多认识,被红山文化的七十二候历法揭破。我以前论述很多,红山文化的七十二候历法进一步支持了我的说法,我在此文不再复述。

4、红山文化是华夏文化,是汉族的族文化之一。

我以前也说过很多,现在证据更强。红山文化是黄帝族的祖族创造的,其龙文化是汉族文化的核心文化之一。其七十二候历法及其历法理念被汉族继承。这都是铁的证据。并不能因为后来一些族群迁徙到西拉木伦河,就能够改变黄帝是汉族的祖先的事实。

5、端午节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红山文化时期

对于端午节,存在很多误解。如端午节是为屈原、伍子胥等设立,都是端午节增加的节日纪念内容,而不是端午节的起源。因为在屈原、伍子胥之时,端午已经是一个节日,并有特别的意义,所以屈原在端午节投江。

红山文化七十二候历,证明了早在红山文化时期,端午节就已经设立,因为不设立,七十二候历就没有起点。所谓的端午,一岁的第一个“五”,七十二候历是把一岁分成七十二个“五”,一岁之第一个“五”,就是“端午”,正因为是“端午”,所以称之为“端午节”。

6、六芒星在大地湾一期已经存在,红山文化七十二候历已经付之于应用,古苏美尔人和古埃及人也是应用,原创在大地湾一期(距今13000年前)

有些人在古苏美尔和古埃及发现六芒星,马上把其视作祖宗。这是严重错误的。

四、红山文化七十二候历法的地域特色

红山文化在东北燕山以北。距今5600年前,其文化很发达,但是距今5500年以后,逐渐衰落,因为距今5600年到5300年是一个气温下降期,以农业为主业的红山文化族群大部分南迁了。红山文化的七十二候历也真实地反映了其地理位置特色。

红山文化七十二候历体现了天体运行、气象变化和物候应征,与太阳的运行结合并不紧密。没有十个月或者十二个月的划分,没有分四季或者五季,采用的是“五日为一候”“三候为一气”“六气为一时”“四时为一岁”的纪日办法。

在红山历法中,没有“7”和“28”之数。采用了“连山”和“列山”的理念,但是其“列山”是“4”,其“连山”是12”。这与《山海经》中的“列山”和“连山”之数不同。

《山海经》中的“列山”之数是“7”,东南西北各一列,共“4”列,一共28座山,以28座山分野,对应天上的28星宿。这是红山历法的缺陷,也是其地理位置特征的体现。

所以红山历法的源头,要向南追溯。如彭头山文化和贾湖文化、大地湾文化和仰韶文化、高庙文化和后高庙文化。

中国古籍记载,最早的观察天体运行的,是燧人氏,就是所谓的“燧人观辰,心而出火”。燧人氏认识的星宿,是“心宿”。“观辰”就是天文观测,是天文历法的开始。

我一直没有写历法,是因为不愿意随和那些把历法神圣化的论述。历法也是人观察和总结、实践和应用的结果。是华夏文明成就之一,不是华夏文明本身。

黄饮冰(本名黄祥文,华夏文明独立研究者)2019年6月16日星期日。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本文列入《黄帝一统——黄人、黄帝和黄帝王朝》系列。

温馨提示:文章的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您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撤销;互联网是一个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崇尚分享。

标签:

与《天文历法之红山文化的72候农历》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