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坤网
咨询 易倾诉
手机版

扫码访问

微信订阅号

扫码订阅

微信服务号

扫码关注

投诉 导航

历法小知识:阳历阴历农历公历

编辑:莲花周易 日期:2021-09-08 09:57 来源:乾坤网 浏览:

实在有些长,不堪卒读。先把结论写一下。

1、公历是指世界通用的历法,是一种太阳历,应用方便。

2、日常说的阳历就是指公历,而日常说的农历和阴历都是指我们国家传统历法。

3、广泛含义的阳历是太阳历的简称,阴历是月亮历的简称

4、太阳直射位置的周期变化定年,月亮的圆缺变化定月,我们传统历法完美反映日月运行规律。

5、万物生长靠太阳,月亮圆缺无法指导农业生产,自古以来没有单纯使用月亮历的民族。

6、二十四节气是十分精确的太阳历。

7、农历是个奇怪的名字。

8、我们的传统历法称作汉历而不是阴历或农历更加准确。

历法小知识:阳历阴历农历公历
图片来源:colorhub

我们经常提到这几个“历”,比如问起生日来,有人说我阳历多少,阴历多少,也有人说农历多少,公历多少。具体这几个历到底有啥区别呢?

我们通常说的阳历就是指公历,学名格里历,由教皇格里高利十三世于1582年颁布。称之为公历也就是大家通用的意思,如果我们省略不说是啥历,那几月几号就是指的公历日期。我们常说的阴历、农历其实都是一回事,都是指辛亥革命以前我们用的这个传统历。

更广含义的阳历是太阳历的简称。公历只是阳历的一种,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阳历。万物生长靠太阳,掌握太阳的运行规律太有必要了,太阳历就是用观察太阳角度方法确定的。夏天太阳高,冬天太阳低,观察一下太阳今年最低的一天,明年再到最低的那一天这不就是一年么,这个历法上称作“回归年”。

太阳最低的一天不就是冬至么,太对了,二十四节气就是纯正精确的太阳历。公历是太阳历,节气也是太阳历,那自然在公历里节气每年的日期基本是固定的。节气歌中节气名称之后还有两句“上半年是六廿一,下半年来八廿三,每月两节日期定,最多不差一二天”就是这个意思。二十四节气在西汉年间就完全确立了,但这节气歌已经是我们使用公历之后的作品。尤其是后两句,不用公历是不成立的。

1950年1月9号,《人民日报》刊登了对国立北京大学物理系薛琴访副教授的采访,题目叫“推行真正的农民日历——阳历”,这里面就正式出现了这首节气歌,今天我们重读这个采访,能让我们理解为什么我们两千年前就有了十分精确的太阳历——二十四节气指导农时,到了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还要推广阳历呢,这个后面再说。

再来说说广义上的阴历,阴历就是月亮历,通过观察月亮圆缺变化周期来定日期。月亮圆缺变化周期叫朔望月,望是满月,朔是新月,粗略的说就是阴历上的初一、十五。历法上朔的重要性要大于望。阴历可以指明月亮的盈亏,还可以预告潮汐的大小。但光用月亮是无法定年的,也不能指导农业生产,所以没有纯阴历。一年实在是有点长,为了方便计数,需要分割,自然就用到了月亮。这也是“月”的由来,即使是公历这种纯阳历,每个月份已经完全和月亮没有关系,但每个月三十多天的时长和月这个名字仍然有月亮的印记。

至于农历,是个很奇怪的说法,历法是根据天体(太阳和月亮)变化的自然规律,计量较长的时间间隔一种方法。农历是依靠什么规律呢,如果把农历理解为指导农业生产的历法,万物生长靠太阳,农历显然应该是阳历。

现在来重点说一下我们的传统历法。中华大地历法始创年代不详,因为人类会数数那时候就应该有历法需求了,到了甲骨文时代历法的明确记载了,汉武帝时期编制的《太初历》已经和我们现在看到的大同小异了。汉朝形成的,汉族惯用的,所以在辛亥革命以前很长一段时间这个历法被称为汉历。至于阴历和农历的说法可能自古就有,但固化下来是民主主义革命西学渐盛之后的事儿,有一定的文化自卑色彩。当然用的久了多了,这种色彩也就淡化甚至消失了。称呼无所谓,我们看看汉历究竟是个什么样的历法。

汉历是真正反映日月运行规律的一种历法,也就是阴阳混合历法,这种方法在甲骨文中已经有记载了。

首先每个月都是以月亮的圆缺变化来计算,朔望月长度是变动的,也不是整数太阳日,大约在29、27至29、83天之间变动。长期的平均长度是29天半多点,因为不能把一天分开来放到两个月份,古人就用大小月的方法来调整,大月30天,小月29天。为保证每月的头一天(初一)必须是朔日,就使得大小月的安排不固定,而需要通过严格的观测和计算来确定。这个方法叫做定朔,也就是说汉历月份长度是浮动的,是真正反映月亮运行规律的。

再说到年,汉历的年是通过节气定的,不同节气就是太阳直射的位置不同,比如春分秋分太阳直射赤道,夏至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我们的祖先很早就测量出一年在365到366天之间,但这个时间长度在汉历里存在感很差。他们通过经常性的测量太阳角度来确定节气,这个方法叫做定气,两个同样的节气之间的最短时间间隔就是一年,由此年的长短也是浮动的,尽管浮动的不大。

说到这里有人肯定会出来反对,说节气只是辅助历法,年份根本不是节气定的,两个相邻春节(辛亥革命前的汉历称为元旦,后来元旦这个名字被公历抢走,改名春节)之间才是一年。这种说法也没错,但和不能把一个太阳日分到两个月一样,汉历同样没有把一个朔望月分到两年里。由于一年不是整数的月,为了春节不能比立春晚的太多,就要通过隔几年增加一个月的方法来把春节的日期拉回来。为什么不能晚的太多呢,晚的太多再过节玩耍会耽误农时的。那么多少算多的,十几天吧,因为十几天已经差了一个节气了,不能再多了。这种闰月和大小月润天调整方法有什么不同呢?只是时间变化更大一些罢了。具体如何闰月讲起来比较复杂,就不赘述了。

那么这种浮动计算年月的方法有什么好处,我们说回公历,也就是格里高利历法。先看看当初历法颁布的内容:

1582年3月1日,格里高利颁发了改历命令,内容是:

一、1582年10月4日后的一天是10月15日,而不是10月5日,但星期序号仍然连续计算:10月4日是星期四,第二天10月15日是星期五。

二、为避免以后再发生春分飘离的现象,改闰年方法为:凡公元年数能被4整除的是闰年,但当公元年数后边是带两个“0”的“世纪年”时,必须能被400整除的年才是闰年。

格里高利历之前西方通行儒略历,格里高利历法其实就改动了一条,也就把儒略历的每4年1闰年改为每400年97闰年。核心就是解决春分飘离问题,和咱们前面说的汉历闰月一样。儒略历比太初历晚了50多年,和太初历一样,儒略历年也是365、25天,于是就规定4年闰1天。公元325年,罗马皇帝君士坦丁在一次宗教会议上,规定儒略历为基督教的历法,同时做了个和中国古代一样的动作,定气,也就是确定了春分的日期。从此儒略历就是西方正统日历。不过回归年的平均值是365、2422日,这样儒略历年比回归年长0、0078日,400年要多出3、12日。到了1582年就差出来十天了(也快差一个节气了,不调整不行了),格里高利历就做了相应的调整,这样,就把从公元325以来积累的老账一笔勾销了。

我们古代为什么没出现这种春分飘离情况呢,就是我们采用浮动纪年,定气纪年的做法。很多了解汉历的人都说汉历既体现日月天体运行,又不会发生春分飘离,是世界上最科学的历法!此话不虚,算是历经百年贫弱受欺负的中华文化不自信,汉历被称为阴历或农历的一中纠正,但我们也不要妄自尊大。

我们再来看看儒略历推广之前西方的历法。

天体是天然时钟(兴趣进一步了解天体定时的可以看看《经度》这本书),日月是最耀眼的天体,这是很自然方法,谁都能用。在儒略历发明之前,罗马人的纪年方法和我们的传统日历差不多,每年12个月,每月29或30天,然后隔几年闰月一次。但是由于闰月的添加是罗马神官们自行决定的,所以在战争时代或者其他一些宗教活动荒废的时候会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无法宣布一年为闰年(古代欧洲比中华大地可乱多了),这样一来历法就会大大偏离太阳规律。同时由于消息传播的方式并不发达,远离城邦居住的居民甚至有时并不能了解到神官发布的闰年通告,经常会导致许多人对这天的日期一无所知。

这个情况在凯撒当政时期变得颇为严重,因此凯撒决定进行历法改革以永久的让历法和太阳运行规律结合起来,不受宗教活动或其他人为因素的影响。于是有了儒略历。固定下来就是为了方便,西方也有节气,同样反映的是太阳入射角度,也就是地球摆动角度,那就是星座:

再说回节气歌作者薛琴访教授的《推行真正的农民日历—阳历》。其实不必说明,摘取些内容足够了:

“其实农民种田何尝是根据阴历,他们耕种所依据的是节气。这些节气的日期,在阴历中每年并不一定,变化很大。因此农民要想知道详细确实的节气日子,还得请识字的先生替他看看历书,所以阴历对农民耕种是非常不方便的。但是这些节气在阳历中每年却十分一定。也不过一二日而已。因此如果农民懂得用阳历,二十四个节气的日期是非常容易记得的。所以阳历对农民耕种是非常方便的,这就是说真正的农民日历是阳历而不是阴历。

因此真正能代表地球公转,也就是说真正能代表节气变化的,是阳历而不是阴历。现在如果我们把地球公转的轨道按时间分为二十四分,代表二十四个节气,就是说地球每走一十五天又五小时,就有一个节气,地球走到一定的位置,就有一定的节气。我们刚才说过,阳历的天日与地球公转的日数差不多,所以每一个节气在阳历的日期中每年是有一定的。而阴历的天日与公转日数相差很大,所以每一个节气在阴历中是无法确定的。所以农人虽用阴历计日,而种田仍只有依据二十四个节气。

在阳历中每月有两个节气,上半月一个节气,下半月一个节气,日期大概一定,有时可能差一二日。在上半年,上半月的节气大约在每月六日,下半月的节气大约在每月二十一日。在下半年,上半月的节气约在每月八日,下半月的节气约在每月二十三日。现在我们把二十四个节气的次序和日期编成一个歌:二十四节气歌。”

归根结底历法的应用还要以方便统一为主,公历正是恰好顺应了这一点。

标签: 历法小知识

与《历法小知识:阳历阴历农历公历》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