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坤网
咨询 易倾诉
手机版

扫码访问

微信订阅号

扫码订阅

微信服务号

扫码关注

投诉 导航

小暑将临,看看小暑有什么习俗

编辑:易翠花开 日期:2025-07-08 10:10 来源:乾坤网 浏览:

眼瞅着天气越来越闷热,小暑节气就要到了!你是不是也好奇,小暑有什么习俗让古人应对炎夏?又有哪些小暑有什么习俗能给我们今人带来清凉启示?别急,今天咱们就一起盘盘小暑有什么习俗和养生智慧,看看这个小热时节,老祖宗是怎么过得既有滋味又健康的!

一、小暑节气习俗

晒伏(晒霉):小暑前后,正是日照强、气温高的黄金晒期。民间盛行 六月六,晒红绿 (农历六月初六左右,常在小暑前后)。家家户户会把箱底的衣物、被褥、书籍,特别是珍贵的字画、皮货搬出来暴晒,利用强烈的阳光驱潮防霉、杀菌除虫,寓意晒走晦气,迎接下半年的顺遂。此习俗也称为晒伏、晒霉。

食新(尝新米):南方许多地区,小暑时节早稻开始成熟收割。为了感谢自然的恩赐和祈求丰收,人们会 用新收获的米(或新麦面)做饭、蒸糕、酿酒,供奉祖先神明后全家享用,称为食新或尝新。这是庆祝丰收、感恩大地的重要仪式,充满了对新粮和美好生活的期待。

簪茉莉:小暑时节,茉莉花进入盛花期,花香清幽馥郁。古时女子有 簪茉莉花 的习俗。将洁白芬芳的茉莉花串成花球或花簪,别于发髻或衣襟上。一来取其香气驱散暑热带来的烦闷,二来茉莉花象征纯洁美好,也寄托着对生活的雅致追求。清风徐来,暗香浮动,是炎夏里的一抹清凉诗意。

吃藕:莲藕是小暑时节的时令佳品。它生食清脆甘甜,熟食粉糯温补。民间认为小暑吃藕有 清热生津、养心安神、健脾开胃 的功效。常见做法有凉拌藕片、糯米藕、莲藕排骨汤等,既美味又养生。

吃饺子(北方部分地区):在一些北方地区(如山东、江苏北部),有 头伏饺子二伏面 的说法。小暑节气常与入伏(初伏开始)时间相近,因此也有在小暑或入伏这天吃饺子的习俗。饺子形似元宝,寓意福气满满,同时吃顿美味饺子也能提振因暑热而低迷的食欲。

二、小暑节气养生

小暑大暑,上蒸下煮:这句谚语精准描述了小暑之后的气候特点——高温、高湿,如同在蒸笼里一样闷热难耐。这种桑拿天容易导致人体出汗过多、耗气伤津,出现心烦气躁、疲倦乏力、食欲不振等苦夏症状。养生核心是 防暑降温、静心养心、健脾祛湿。

多吃清凉消暑的食品: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富水分。

瓜果蔬菜:冬瓜、丝瓜、黄瓜、苦瓜、西瓜、绿豆芽、莲藕等,清热解暑。

汤粥:绿豆汤、莲子百合粥、荷叶粥、冬瓜薏米汤等,生津止渴,利湿健脾。

饮茶:淡竹叶茶、菊花茶、金银花茶、薄荷茶等,清凉提神。

适当吃些 酸味食物(如乌梅、山楂、柠檬)生津开胃。

冬不坐石,夏不坐木:这是重要的生活智慧。

夏不坐木:小暑后湿气重,露天放置的木凳、木椅,表面看似干燥,内部可能吸饱了湿气。久坐其上,湿邪、寒邪易侵入人体,导致关节、肌肉酸痛或腹泻等。尽量选择干燥的竹、石、塑料等材质的座位,或在木凳上垫上干燥的垫子。

起居注意:保证充足睡眠,可适当午休(避开烈日当空的正午);避免长时间在烈日下暴晒;出汗后切勿立即用冷水冲凉或猛吹空调风扇;早晚相对凉爽时可进行舒缓运动(如散步、太极)。

小暑的到来,标志着盛夏酷暑模式正式开启。了解这些传承千年的 小暑有什么习俗 和养生智慧,不仅让我们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更能指导我们顺应天时、调养身心。

标签: 小暑习俗

与《小暑将临,看看小暑有什么习俗》相关阅读:

二十四节气小暑,小暑习俗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