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八个节气,通常在每年的十月下旬到十一月初。霜降时,大部分地区已经进入秋末冬初,气温逐渐降低,霜冻开始出现。一起看看霜降节气特点与习俗!
霜降节气特点
一候豺乃祭兽
霜降时节,豺狼将捕获的猎物先陈列后再食用,“祭”有陈列之意,豺狼开始大量捕猎小兽,来把自己吃肥以便度过不易觅食的冬天。
二候草木黄落
天气转寒,大地也感知深秋寒意,树叶也纷纷开始枯黄掉落。
三候蛰虫咸俯
经过了生机勃勃的春,热闹蓬勃的夏,金黄暖意的秋,马上又将进入藏伏内敛的冬。蜂蝶蛰虫,以这种修行的姿态,期待来年新生。
霜降节气习俗
吃柿子
在中国的一些地方,霜降时节要吃红柿子,在当地人看来,这样不但可以御寒保暖,同时还能补筋骨,是非常不错的霜降食品。
赏菊
霜降时节,正是菊花盛开之际。此时,民间会举行菊花会。以表达对菊花的喜爱和崇敬。有一种小范围的菊花会,是富贵人举办的,不必出家门的。
习站射
霜是杀伐的象征。古人为了顺应秋天的严峻肃杀,都在这个月操练战阵,进行围猎。正如《春秋感精符》所记载:“季秋霜始降,鹰隼击,王者顺天行诛,以成肃杀之威。”
登高远眺
古时霜降时节有登高远眺的习俗。九月节,寒露、霜降、重阳到。登高能使人的肺通气量和肺活量明显增加,血液循环增强,脑血流量增加,达到增强体质、防病治病的目的,而且,登高还可以培养人的意志,陶冶情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