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第十三个节气,也是秋季第一个节气。立秋至,微风渐凉,万物从繁茂成长趋向萧索成熟。但每年立秋以后酷热天气并未马上结束,所谓热在三伏,立秋后仍有一伏。
在立秋这个节气,老祖宗传下来不少习俗;
下面这七个习俗你们那里有吗?
一、吃西瓜咬秋
咬秋也叫啃秋,指的是在立秋日吃西瓜。这个习俗可是有来历的。
相传明代南京城里人们得了瘌痢疮,听说吃西瓜能治愈,人们开始尝试,结果人们吃了西瓜都痊愈了。渐渐的这个风俗就流传了下来,人们在立秋这一天吃西瓜以防秋燥。
二、悬秤称人
悬秤称人是中国传统的民俗活动,通常在立夏和立秋这两个节气进行。
就是在立夏和立秋当天,人们在村口或家中挂起大秤,秤钩悬在凳子上,大家轮流坐到凳子上面称人。有的没有凳子,大人会双手拉住秤钩、两足悬空称体重。孩童则坐在箩筐内,吊在秤钩上称体重。
三、贴秋膘
这个习俗跟上面悬秤称人紧密相关。如果通过悬秤称重与立夏时对比,体重减轻了,在立秋时节就要多吃滋补食物,如炖肉、烤肉、红烧肉等,以肉贴膘。
四、食秋桃
这个习俗在浙江杭州一带盛行。立秋日食秋桃,每人一个,吃完把核留藏起来,到除夕时丢进火炉中烧成灰烬,人们认为这样可免除一年的瘟疫。
五、喝立秋水
在四川东、西部流行喝立秋水,即在立秋正刻,全家老小各饮一杯,据说可消除积暑,秋来不闹肚子。
六、吃福圆
龙眼又称为福圆,立秋节气是台湾省龙眼的盛产期,人们相信吃了龙眼肉,子孙会做大官。有俗谚说食福圆生子生孙中状元。
七、晒秋
在湖南、江西、安徽等山区,村民利用房前屋后及自家窗台、屋顶架晒或挂晒农作物,表达对丰收的祈愿。久而久之,立秋之际晒秋演变成一种传统农俗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