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节气,阴气渐强,寒意生、燥气浓,养生有讲究。白露节气,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5个节气,也是秋季的第3个节气。白露节气反映自然界寒气增长,意味着暑热已结束,凉爽的秋季真正开始。
精神调养
秋主悲忧,白露后草木凋零,易引发凄凉之感,过度悲忧会损伤肺气,因此中医认为应遵循《内经》“使志安宁,以缓秋刑”之训,培养乐观情绪。建议户外活动或登高远眺,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有助于开阔胸襟,舒畅气机;多进行阅读、听音乐、钓鱼等安静的活动,有助于保持内心平静,适应秋气的收敛之性。同时,主动避开肃杀凄凉的场景,多与家人朋友交流,消除忧郁烦恼。
起居调养
白露是全年昼夜温差最大的节气之一,起居调理尤为重要, 继续坚持“早卧早起”的作息,以顺应阳气的收敛。
此时为防受凉,切记“白露身不露”,尤其要注意早晚添加衣物,不要再赤膊贪凉,必要时逐渐过渡到长袖衣裤,特别需要注意腹部、后背、脚部的保暖。民间有“脚暖身不寒”之说,此时可告别凉鞋,穿上薄袜。夜间尤忌寒凉,尽量少开空调,睡眠盖好薄被,防止夜间寒气侵袭,诱发感冒、咳嗽及腹痛腹泻。
饮食调养
白露饮食应以滋阴润肺、健脾生津为主,重点对抗“秋燥”。宜多食性平味甘、柔润的食物如梨、银耳、百合、山药、杏仁、蜂蜜、芝麻、核桃、糯米、莲藕、豆浆、鸭蛋等,能益胃生津,有效缓解秋燥。沙参、麦冬、玉竹、石斛等药材也可适量入膳加强滋阴润燥。
此时避免过量食用葱、姜、蒜、辣椒等辛散之品以及烧烤油炸类食物以防助燥伤阴,加重口干咽痛等症状。同时,少食寒凉瓜果以免损伤脾胃阳气。
运动调养
白露后运动亦讲究“收敛”,可在气温适宜的清晨或傍晚选择较为和缓的项目,如太极拳、八段锦、慢跑、健步走、导引术等。 天气转凉,运动前务必做好充分热身,防止肌肉拉伤和关节损伤,运动至身体微微发热、略有汗出即可,切勿大汗淋漓。出汗后应及时擦汗或更换干爽衣物,避免汗后受凉。
白露时节,自然界阳气进一步收敛,阴气渐盛,秋燥当令。《黄帝内经》指出:“秋冬养阴”,白露养生当以“养阴润燥”为重,同时由于气温下降,昼夜温差大,固护卫表、预防受凉同样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