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是秋天的最后一个节气,亦是秋向冬的渡口。霜降气温骤降,昼夜温差加大,空气渐冷,草木凋零。天地由明转暗,气息由动趋静,仿佛一切都在为冬的来临悄然做准备。霜降:好柿成霜,喜从天降。分别宜什么、忌什么?
饮食篇
霜降属深秋,在五行中对应金,入五脏则属肺。
肺喜润而恶燥,饮食宜清润平补。
宜
白萝卜、百合、银耳、鸭肉、蜂蜜、芝麻等,能润肺止咳、益气生津。
白萝卜素有赛人参之称,《本草纲目》载:消谷和中,下气宽胸。霜降后萝卜最甜,正宜食用。
忌
辛辣煎炸。姜、葱、辣椒、烈酒等易耗伤津液,令肺气散泄,不利于收敛。
此时当少辛增酸,以酸敛肺气,如食苹果、橘子、乌梅、石榴等。
情绪篇
秋风起时,人易多愁。
《黄帝内经》云:秋伤于燥,冬必咳。秋气肃杀,悲感易生,情绪调养尤为重要。
宜
安神静气,宣泄情绪。可行书、赏景、听琴,以乐制忧。
古人讲以乐解悲,正是此意。
忌
忧思、发怒。怒则气上,悲则气结,皆损肺气。
此时多与亲友交谈,散步赏菊,保持内心开朗。
运动篇
霜降后,气温骤降,晨间常有雾露,应顺时调整作息。
宜
早起后先在室内伸展,待阳光出来再户外锻炼。
太极、慢跑、八段锦皆宜,可通气养肺。
忌
运动过量或汗出当风,尤其心血管病患者,应以微汗为度。
起居篇
秋夜渐长,阴气渐盛。宜早睡早起,以顺阴阳变化。
宜
睡前泡脚,温养肾阳,多饮温水,保持喉咙湿润。
忌
熬夜劳作,古人言:劳伤气,思伤神。霜降秋夜长而凉,久坐不眠易耗阳气,损伤脏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