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不单单只作为节气,它还有一个身份是中国的传统祭祀节日,相比时节美景,清明节更多承载的还是人们对祖先、已逝亲人的怀念之情。既然清明节是今人祭扫缅怀先人的日子,必然会流传许多禁忌和习俗。
做 5 事
祭祖
祭祖是一个人转运非常好的机会,只要有时间,建议大家一定去祭祖扫墓。无法前往亲自墓地祭扫的,在晚上烧纸。
踏青
恰处仲春与暮春之间的清明,天气最是宜人,气温不高不低,阳光正好,四处皆是生机勃勃,柳绿花明,特别适合出门踏青游玩。
放风筝
把风筝放走,晦气也就放走了。在古人看来,风筝飞走是一件好事,也是一个好兆头。
插柳
柳条可以“辟邪祛不祥”,所以古人就非常喜欢柳树,便有了清明插柳的习俗。
补阳气
身弱之人可提前恭请平安符佩戴,或者随身带些香茅,三片竹叶。扫墓选择一天阳气最盛之时(上午或中午)。
忌 6 事
忌墓碑前嬉笑打闹、忌越过坟墓和供品、忌踩踏别人家的坟墓
忌买新鞋:扫完墓后,不要购买鞋子,因为鞋同“邪”,不太吉利。
忌走亲访友:清明节、祭扫后,当天都不要走亲访友。
避谶,不要说不吉利的话、不好的话。比如「烦死了」「活着有啥意思」等等,这类话千万不要说,说者无意,“听者”有心。
忌夜间过晚回家,避开路边祭祀区域。
不穿过于鲜艳、黑颜色的衣物扫墓(黑色吸阴气),穿素色衣物更合适。
作为传统节俗之一的清明节,从古至今流传下来混合了多种元素,除了可以祭祖扫墓、缅怀先人,也可以踏青游春,参与各项野外健身活动,尽享春光。